1、中國僑聯主席萬立駿來南通調研。10月,中共中央委員、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在中國僑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陳邁、中國僑聯權益保障部部長張巖、江蘇省僑聯主席周建農的陪同下,在南通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調研南通僑聯工作。在通期間,萬立駿主席考察調研南通華僑博物館、南通市崇川區學田街道僑聯分會、南通百奧邁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并且在南通召開江蘇調研座談會。萬立駿主席就僑聯組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創新時代僑聯工作新局面提出要求。
2、組織形式多樣的學習貫徹活動,十九大精神在南通僑界落地生根。各級僑聯組織牢牢把握僑聯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南通僑界得到貫徹和落實,教育和引導僑界群眾聽黨話、跟黨走。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后,南通各級僑聯組織通過僑報、僑刊等傳統傳播渠道,用好官方網站、公眾號、微信群等新媒體,用好親情中華等文化載體,生動、全面、立體地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組織開展了“南通僑界學習貫徹十九大座談會”、“親情中華 南通僑界喜慶十九大書畫展”、“頌黨恩、 暖僑心——南通僑界喜迎十九大國慶中秋聯誼會”等活動,多領域、多層次的活動開展學習宣傳活動,使得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南通僑界落地生根。
3、在全國僑界探索舉辦“親情中華·文化講堂·張謇故事”多媒體演講會。我們積極推進 “親情中華”工作,探索“親情中華、文化講堂”的新形式,6月,中國僑聯“親情中華·文化講堂”首次走進南通,圍繞實業救國、教育興國、文化建設和慈善事業四個主題,運用演講、訪談、讀信,以及聲、光、影像等形式,宣講生動感人的“張謇故事”。此次活動由中國僑聯作為指導單位,江蘇省僑聯、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主辦,南通市僑聯承辦。中國僑聯副主席康曉萍、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部長劉奇、副部長邢硯莊出席活動。用僑胞聽得懂、喜歡聽的語言,將張謇的故事、僑界的故事、中國的故事等精彩內容奉獻給僑界群眾和海外僑胞。
4、召開南通市第八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12月,南通市第八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在市行政中心召開。江蘇省僑聯主席、黨組書記周建農,南通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陸志鵬,南通市委副書記、市長韓立明,南通市政協主席黃巍東,南通市委副書記張兆江,南通市人大常務副主任、黨組副書記莊中秋,南通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葛玉琴,南通市副市長徐新民等領導,市有關涉僑部門、市各人民團體的負責人,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僑聯海內外顧問和嘉賓,歸僑、僑眷代表300余人出席會議。南通市委書記陸志鵬、江蘇省僑聯主席周建農分別講話,充分肯定了過去五年南通僑聯的工作,對今后南通僑聯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大會通過了《堅持改革創新、凝聚僑心僑力,為南通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的工作報告,聘請了98名市僑聯海外顧問(委員),選舉產生了市僑聯新一屆委員會和領導班子。
5、在南通僑界開展“歸國創業、新僑創新”主題活動,引領新僑創新創業。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建設“創新之都”的號召,在南通僑界開展“歸國創業、新僑創新”主題活動,5月,舉行南通僑界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暨“歸國創業、新僑創新”主題活動啟動儀式;12月,舉行“僑資僑智服務創新發展”主題論壇。根據新僑創新創業特點,聚焦新僑回國回鄉創新創業所關注的熱點、遇到的問題、需要的服務、投資的方向,大力宣傳南通構建創新生態系統,建設“創新之都”的舉措和政策,進一步動員和吸引海外新僑回通創新創業。
6、僑聯組織全面接軌上海,促進上海南通僑資僑智融合。為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服務大上海、建設上海“北大門”的號召,6月,我們在南通舉行“服務上海,攜手共進”滬通僑聯組織合作交流會,兩地僑聯簽訂合作交流協議,促進南通與上海僑資僑智的融合;9月,在上海舉行“南通僑資僑智對接上海交流會”宣傳推介南通。全年邀請在上海發展新僑、僑商海外高層次人才來通參觀、考察2000余人次;協助引進上海5家新僑企業落戶南通,總投資超3億元;滬通兩地僑界開展考察、交流、合作、洽談等800余人次。
7、建設南通華僑博物館新僑館。10月,南通僑聯拓展了南通華僑博物館的展陳內容,完成了南通新僑館的布展工作,并對外展出。南通華僑博物館全年接待游客5萬多人,海內外僑胞、僑團30批,在海內外有一定的影響力。南通博物館已經成為開展海內外交流的窗口,成為弘揚華僑精神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展示“新僑之鄉”文化內涵的陣地,成為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僑胞故事的形式。
8、編輯《南通新僑口述史》、《南通老歸僑口述史》,打響全國僑界首個僑史研究的品牌。用口述歷史的記錄形式,追溯僑胞在海外的留學、創業發展過程,見證新僑海外奮斗經歷,介紹新僑事業成就與社會貢獻,凸顯南通“新僑之鄉”的文化底蘊。口述史的編輯成為加強海外聯誼的一種形式;成為征集華僑文物的一種途徑;成為僑史研究的一項成果。
9、舉辦第六屆南通華僑文化節系列活動。華僑文化深受廣大僑界群眾所喜愛,南通僑聯通過舉辦南通華僑文化節的形式,豐富了僑界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宣傳和弘揚了優秀的中華文化和華僑文化,傳播了南通僑界的正能量。一年來先后開展 “親情中華·中新文化交流活動”、“北歐之光”瑞典青少年樂隊公演等海內外文化活動,舉辦了僑文化進社區、文化講堂、書畫展、攝影展、中秋國慶聯誼會等第六屆南通華僑文化節系列活動。
10、開展富民強企奔小康“走幫服”活動。根據市委的統一部署,南通僑聯充分發揮“僑”的特點和優勢,開展“走幫服”活動。強化組織領導,提升“走幫服”活動的統一性;發揮自身優勢,提升“走幫服”活動的實效性;全面走訪,提升“走幫服”活動的廣泛性;堅持問題導向,提升“走幫服”活動的針對性。組織僑商僑企和海外高層次人才赴結對鎮啟東近海鎮高新園區考察,配合近海鎮引資引智。在近海鎮川流港村設立5萬元“僑界關愛基金”,捐贈22個價值5萬元助聽器,定期走訪慰問貧困家庭,向困難群眾捐贈200件棉衣,幫助近海鎮發展經濟和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