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南通市僑聯舉行南通僑界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暨“歸國創業、新僑創新”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南通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馮軍,江蘇省僑聯副主席鎮翔到會并講話。省僑聯黨組成員、經濟科技部部長李發勇、各縣(市)區僑聯駐會負責人以及來自我市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等各領域的僑界專家代表6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南通市僑聯主席吳亞軍主持。
在我市努力建設“科技強市”、大力打造國家“創新之都”的時代背景下,市僑聯在僑界倡導成立專家委員會,及時把僑界各路專家組織凝聚起來,發揮僑界資源優勢,為南通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南通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馮軍講話
馮軍部長在當天的成立大會對南通僑界專家委員會的成立表示祝賀。他認為新成立的僑界專家委員會,匯集了南通僑界的創新人才和科技精英,必將成為匯集僑智、發揮僑力的新平臺,為“強富美高”新南通建設注入新動力。他希望僑界專家委員會成立以后,要在南通“兩聚一高”中發揮智囊參謀作用,要在推進南通產業優化升級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要在集聚創新資源中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他同時希望市僑聯要把組織開展好專家委員會的各項活動作為應盡之責,把精心服務好專委會的各位專家委員作為分內之事,加強聯系、做好服務、依法維權,為專委會開展工作、發揮作用提供有力保障。市委、市政府也將一如既往地為僑界專家營造更加優良的科研創業和工作生活環境。

江蘇省僑聯副主席鎮翔講話
省僑聯鎮翔副主席希望南通僑界專家委員會能團結凝聚僑界專家,真正把他們組織起來,更好地發揮他們的專長、發展他們的事業;能把他們的聰明才智發揮出來,為南通的發展獻計出力,成為地方發展的高級智囊團;要為組織內的成員做好服務,通過專家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南通發展。同時他也希望市僑聯能將這一平臺很好地運作起來,擴大力量,提高層次,充分發揮僑專委專家智庫作用,為南通社會經濟發展作貢獻。
市僑聯副主席郝昌峰作了“關于關于南通僑界專家委員會籌備情況的說明”。會議審議通過《南通僑界專家委員會章程》(草案)、《南通僑界專家委員會第一屆理事會會長、副會長候選人建議名單》。江蘇百奧邁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朱遠源當選為會長,江明等3位同志當選為副會長。

新當選的會長朱遠源講話
朱遠源會長在講話中表示,要以“僑專委”這個平臺為根基,以首屆僑專委成員為圓心,以市僑聯為核心,作為省僑聯的衛星,以全球南通專業人士為半徑,起好好榜樣的作用、為服務南通經濟社會發展為宗旨,腳踏實地,努力開展各項工作。
南通僑界專家委員會中首批成員共 45 名,都是歸僑僑眷、留學歸國人員及華人華僑,其中,國內39名,海外6名。國內成員中,在高校工作的3名,在科研院所、事業單位工作的6名,回國創辦高科技企業的30名,涉及新材料、生物醫藥、環保研發、高端制造業、教育醫療、金融法律等多個專業性領域。集聚了南通僑界各個專業領域里的精英和人才。

新當選的副會長江明發言

新當選的副會長徐秀龍發言

揭牌
成立大會上,省市領導共同為“南通僑界專家委員會”成立揭牌。南通大學醫學博士、南通大學特聘教授、美國范德寶大學醫學中心聯合實驗室研究員江明,新加坡華人、南通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徐秀龍代表新僑人才發言,分享了他們在南通從事科研、創業發展的心路歷程。

頒發聘書
此次成立大會也正式啟動了南通僑界“歸國創業、新僑創新”主題活動。市僑聯將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建設“創新之都”的號召,根據新僑創新創業特點,聚焦新僑回國回鄉創新創業所關注的熱點、遇到的問題、需要的服務、投資的方向,大力宣傳南通構建創新生態系統,建設“創新之都”的舉措和政策,吸引海外新僑回通創新創業。除今日成立的南通僑界專家委員會外,還將召開“僑界專家建言獻策會”,為南通經濟社會發展出謀劃策、貢獻智慧;將向南通籍的海外留學生發一份“家書”,引導南通籍海外人才、企業家、海外留學生返鄉創新創業;將開啟“南通僑胞創新創業園”的新模式,招引優質項目、優秀人才入駐;還將在僑資僑智比較集中的地區(上海、北京)舉行僑資僑智對接會,開展“6個2”行動計劃,全面接軌上海,實現上海僑務資源與南通僑聯的共享,主動承接優質僑務資源服務南通創新發展。通過開展“歸國創業、新僑創新”主題活動,在南通僑界弘揚創新創業的精神,形成創新創業的氛圍,動員廣大的僑胞和僑界群眾投身創新創業的偉大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