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僑屬企業——江蘇盾王勞保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雄有些憂心忡忡。因為產品的原材料漲價了。
江蘇盾王勞保用品有限公司是全國生產內銷勞保鞋最大的企業,年生產能力可達260萬雙。勞保鞋生產原料——聚氨酯,春節以后,每噸價格上漲了6500元。
每天都有幾千雙鞋從生產線誕生。如果原材料沒有這么瘋漲,它們將和過去一樣為公司帶來可觀的利潤,但今年有點難了。
這一輪漲價源自供應鏈的短期緊縮。去年下半年,國際上生產聚氨酯的巨頭德國巴斯夫、美國亨斯邁,以及國內一家重要聚氨酯生產企業相繼發生爆炸,讓聚氨酯供應在世界范圍內變得緊張。更困難的是,綜合考慮當前市場情況,產品價格卻不能相應上漲。“情況我們研究了,誰漲價誰就失去優勢。所以目前還得咬緊牙關。”王志雄說。
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應對措施其實從春節前就開始了。在看到原料供應趨緊的勢頭后,公司于去年底儲備了400噸聚氨酯原料,多少減輕了一點壓力。“一天做好幾千雙鞋,沒有這批備貨,一雙鞋虧個5塊錢,那就不得了。”但這也僅夠企業生產到三四月份,再往后的局面就難以為繼。王志雄拿不準原料供應何時“回血”,如果備貨不能支撐到那時候,產品價格還是必須漲上去。
新產品的研發有利于改善當前的困境。今年以來,公司針對大型鋼廠需求開發了耐高溫勞保鞋產品,特聘原某軍工廠工程師參與,現已做出樣品,4月份將投入批量生產。客戶對該產品要求很高,需求很大,放眼行業之內,這將是公司的獨家產品。王志雄因此寬心不少。
銷售方向也作了調整。產銷形勢長期旺盛,公司過去對部分客戶的態度往往是“客隨主便”:來得及生產就合作,來不及生產就作罷。現在這種偶發的困境到來,提醒王志雄對此作了檢討。公司正回過頭與這些普通客戶重新建立聯系,并著意維護。按照拓展客戶源的思路,公司進一步考慮將不足5%的外銷比例逐步擴大到25%。今年已經接觸到西班牙、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的客戶,外銷勢頭良好。再進一步,過去企業曾經涉足過軍用品生產,這一塊業務王志雄也準備拾起來。他要讓內銷、外銷、軍單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為公司做更長遠的打算,分散市場更多的不利影響。
如此這般,王志雄覺得公司今年的遞增目標或許可以實現。“去年做了180萬雙,今年準備超過200萬雙。去年銷售做了1.5億元,今年要做到1.8億元。”雖然原料漲價這事還沒完,他少不得繼續憂心忡忡,但他有時也會眉頭稍展,感覺“心里踏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