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九屆國際發明展覽會上,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發明協會主席和發明家出席此次盛會。中天科技攜帶了36件發明專利參加此次盛會評獎,科技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中國發明協會的領導對中天發明專利成果表示贊賞。
中天科技總工程師、知識產權總監、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謝書鴻表示,近年來,中天科技的專利工作勢頭強勁:一是企業改變了過去只追求專利數量,忽視專利質量的狀況,專利申請結構不斷優化,發明專利增長顯著;二是企業的專利創造主體地位鞏固,發明專利授權顯著增長;三是有效專利的結構持續優化,由于有效專利的增加,對企業的產業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四是PCT國際專利申請也有一定的增長,提高了中天科技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據了解,中天科技共申請專利2142件,授權專利超過1千件,其中發明專利占比超過40%,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公司承擔了江蘇省高價值專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設。企業榮獲中國專利獎優秀獎,江蘇省專利金獎,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和中國國際專利與名牌博覽會金獎等一系列榮譽。
企業的發明專利成果顯著,得益于公司知識產權體系建設。公司率先通過國家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認證。公司已建成以技術標準為主體,包含體系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的企業標準體系,擁有一支具有高水平和高前瞻性的標準化團隊。針對光纖通信、海洋系統、智能電網、精工裝備、新能源5大產業主營產品,牽頭或參與制訂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170余項。榮獲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科學技術獎,電器工業標準化良好行為示范企業。企業探索了一條從研發到專利,從專利到標準,從標準到產品的發展之路。
中天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也催生了發明專利的迅速增加,公司在全國第一家成立了知識產權銀行,建立了中天研究院、中天科技學院、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高水平自主創新平臺,建立了創新激勵機制、人才評聘機制、知識產權評價機制,吸引了一批頂級人才加盟中天。建有3個國家級、18個省級創新平臺。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863計劃等國家項目近200項,多項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國際領先水平,引領行業技術發展方向。
公司建立了以中天科技精密材料、中天科技光纖、中天射頻、中天寬帶技術組成的信息通信產業群擁有一批發明專利。國內唯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合成、超大尺寸超低水峰光纖預制棒和超低偏振模色散單模光纖、長距離通信傳輸的低損耗單模光纖,漏泄同軸電纜槽型設計,符合LTE以及4G技術要求的天線技術,59%導電率的中強度鋁合金線技術,應用于軌道交通車輛的電能傳輸、控制信息及通信系統、海底通信系統、海底電纜系統,以及波浪能用動態纜、ROV 用臍帶纜等方面的最新產品和一系列發明專利,并轉化為市場急需的新工藝、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獲得了優異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中天科技注重在專利的轉化和應用上花氣力,重視專利的轉讓和許可、質押融資,作價入股等經營。中天科技和浙江大學共同參與國家“863”重大科技項目海底觀測網建設,各自取得了多項發明專利。他們以雙方的核心專利共同作價入股,成立了中天海洋系統有限公司,專利資產實現了貨幣化,并將專利成果迅速轉化為工程應用。
在實施國際化戰略中,用在國內取得的專利成果,積極申請國際專利,并采用統一商號與商標名稱重合,已完成在中國、歐盟、澳洲、印度、巴西、印尼等18個國家和地區對“ZTT”商標的注冊,逐步將ZTT打造成為全球知名品牌。中天科技董事長薛濟萍表示,中天這些年的發展,實現了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與擁有高價值的核心專利有著直接的關系,公司在各大產業鏈上,從“專利”的本質出發,挖掘技術點,布局專利項目,將技術鏈布局與產業鏈布局緊密結合,并形成了專利圍墻,提高了核心競爭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