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在啟東市人民醫院眼科病區,總能看到一位醫生騎著迷你電動車穿梭在病房和患者的床前查房問診。這位騎著電動車進出病房給患者看病的醫生,是人民醫院的眼科主任戴追。


原來,今年9月,戴追下班回家的路上,遭遇車禍,造成顱內蛛網膜下強出血、眼眶部撕裂傷、下肢膝關節受傷被送到人民醫院搶救。從昏迷中醒來后,他要求自己的病床就放在眼科病房,這樣,他就可以一邊自己治療,一邊處理眼科的工作。因為需要手術的眼病患者多,受傷后第三個星期,戴追堅持要坐輪椅為病人做手術。治療團隊的同事拗不過他,只能每天推著輪椅送他到手術床前,完成一臺又一臺手術。傷勢還沒痊愈,勉強能行走的戴追每天拄著拐杖查房看病,因為走動太頻繁,受傷的膝關節疼痛不已。同事們一商量,網購了一輛便攜的迷你電動車,給戴主任代步,緩解他膝關節疼痛的問題。



戴追1988年參加工作,從醫近30年來,他一直細心為病人服務,積極的工作態度得到了領導、同事和病人的高度贊揚。自2007年以來,戴追已經連續3屆被聘為市政協委員。“政協是一個反映民意的平臺,政協委員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戴追說。
戴追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在2008年的“兩會”上,戴追提出了關于加強老小區停車場改擴建的提案。為此,他深入全市多個小區,尤其是老小區進行實地調查研究,收集了多份第一手資料,精心撰寫了提案。戴追的提案得到了市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近年來,我市針對老小區停車難的問題,加大政府投資力度,開展了老小區停車場改擴建,極大地緩解了停車難,得到了廣大市民的認可。
市人民醫院地處民樂路、江海路交界,屬于交通要道,加上前來醫院看病、探病的人較多,人流量很大,交通事故時有發生。戴追實地走訪調查,傾聽群眾呼聲,發現市區主要路口經常發生汽車與行人爭道現象。對此,戴追在2014年的“兩會”上提出了關于設置行人優先通行標識的提案,得到市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響應。
今年的“兩會”上,戴追忙著撰寫關于加強電動自行車規范管理通行的提案。戴追表示,相關部門要加強監管,尤其要從源頭抓起,加強宣傳教育和引導,促進文明交通出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