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從北京人民大會堂傳來喜訊,2015年度國家科技獎“大榜”中,一支由中國科技大學的“70后”院士、“80后”教授組成的“青春站隊”將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收入囊中”。他們是“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團隊的潘建偉、彭承志、陳宇翱、陸朝陽和陳增兵。來自江蘇啟東35歲的陳宇翱就是這支團隊中的主力。
陳宇翱為啟東市王鮑鎮人,現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教授。1998年,在啟東中學求學期間,在冰島舉行的第29屆國際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陳宇翱一舉奪得實驗第一、總分第一兩個獎項,獲“絕對冠軍”稱號,填補了中國學生在國際物理奧賽中從未取得過實驗第一的空白。2002年,作為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在中國科大的開山弟子,正式參與量子操縱實驗室的建設工作。2004年,陳宇翱赴德國海德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11年,他入選中組部首批“青年千人計劃”,全職回國后,成為中國科大最年輕的教授之一。2013年4月9日,被歐洲物理學會授予2013年度“菲涅爾獎”,系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中國青年科學家,并獲評中國科學院2013年度“青年科學家獎”、求是基金會2013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學者獎”。2014年3月,獲“2013—2014年度影響世界杰出華人”大獎。 陳宇翱還是我國正在建設中的“京滬干線”項目的總工程師!(啟東市僑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