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名片:趙波濤,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博士,美國克利夫蘭臨床博士后,南通布洛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研發的“可長期保存的預加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細菌培養基”項目填補了國際空白,已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目前在申請美國、歐盟發明專利。項目進入小批量生產中,市場反響良好,今年的目標是打進歐美市場。
2月18日下午,在位于啟東經濟開發區科創園的南通布洛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董事長趙波濤博士正在和研發人員研發新品。“這些數據要全部記錄下來,和昨天的再比對一下,看有哪些地方發生了變化。”趙波濤邊囑咐研發人員邊查看試劑的變化,這時桌上的電話響起,是代理商打來的,需要加急訂50箱“可長期保存的預加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細菌培養基”(以下簡稱細菌培養基)。
趙波濤是地地道道的啟東人,從學者到商人的轉折點在2011年。當時在美國工作的他邀請老鄉蔡春海碩士一起創業,兩人一拍即合在上海創辦了啟動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生物類試劑的創新研發,并取得了“快速制膠試劑盒”等多項創新性成果,該試劑盒已在市場上獲得了極高的聲譽。“當時聽人講起啟東對創新創業人才在資金、稅收、場地等方面有不少優惠政策,所以在2013年8月,我們就回家鄉創立了南通布洛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趙波濤笑著說。
“研發細菌培養基這個項目差不多用了三年時間。”趙波濤介紹,原先在進行基因克隆實驗時,實驗人員必須在實驗室自行配置培養基,經過高溫高壓消毒后,使用前再加入抗生素進行細菌培養,整個過程繁瑣耗時。市場上為什么沒有現成(已經加好抗生素,并且已經消毒好的預灌裝的)培養基拿來即用呢?原來,β-內酰胺類抗生素在溶液中極不穩定,假如提前加入到培養基中后,保質期不超過一周。正是這個原因,限制了這一產品的大規模商品化。目前在全球市場上,都沒有這種預加好抗生素的即用型液體培養基銷售。
“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我們能不能研發出一種預加好β-內酰胺類抗生素,并且具有較長保質期的培養基呢?如果成功,那么我們就能突破這一瓶頸從而實現即用型培養基的大規模商品化。”趙波濤回想當初依然難掩興奮之情。
“要做,就要做世界第一。”趙波濤和他的團隊開始了艱難的研發創新,既是空前的機遇,也是莫大的挑戰。團隊的每個成員查閱了大量資料,制定了多種方案。每次試驗,新問題接踵而來。有時候為了節省時間,午飯和晚飯就叫外賣,吃完繼續鉆進實驗室。經歷了無數次挫折,終于在2013年取得關鍵性技術突破,并申請了發明專利,接著又在2014年對超長的保質期進行了再一次確認,并在去年進一步完善工藝,完成了中試研發。
據了解,趙波濤和他的研發團隊開發的“可長期保存的預加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細菌培養基”項目,使培養基的保質期從原來的不足1周延長至2年,經中科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詢中心查新認定,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較高的社會和經濟價值,目前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美國、歐盟發明專利正在申請中。
“自己說好不算好,客戶滿意才是硬道理。”趙波濤把產品推向中科院藥物所、生化所等研發機構,得到了一致肯定,現在這些研發機構的研發人員都開玩笑說變懶了,只要用了這個細菌培養基,再也不想回到原來的“實驗生涯”,太苦了。“國內市場需求量不算很大,歐美有更大的市場。”趙波濤把細菌培養基的試用裝免費送到美國耶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同樣非常受歡迎。“今年我們的目標是把產品打進歐美市場,除了這個產品外,目前研發的預染蛋白質分子量標準這個項目也是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要做就做世界第一。”趙波濤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