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南通華僑藝術團“親情中華”海外慰問演出首次踏上非洲大陸,為當地華人尤其是當地南通人送去精美的精神大餐
南非:約翰內斯堡
“今年年味與往年不同,因為家鄉人帶來了家鄉戲”
郁禮平每年過年都是分兩個地方, 一處是南非的約翰內斯堡,另一處就是家鄉南通。郁禮平在南非的公司叫長城進出口公司,憑著不錯的業績和良好的人緣,他走馬上任當地華人商會的副會長。按南非的習俗,中國的大年初一當地是不放假的。但是郁禮平的企業每年大年初一至初三雷打不動地放假,企業的員工,不管黑人白人還是南通人,不僅可以帶薪休息,還可以一起吃一頓團圓飯,當地有規定,不許放鞭炮,他們就一起釣魚、打牌、玩游戲,年味濃郁。
“今年的年味與往年不同,因為來了家鄉人一起看家鄉戲。”郁禮平說的家鄉人和家鄉戲就是南通華僑藝術團以及他們帶來的一臺演出。
中國僑聯自2008年開始開展“親情中華”主題活動,主要是對接國內外文化交流資源,定期開展海外慰問演出、在僑胞聚居區開展相關主題展覽展示等活動。去年年底,南通僑聯積極爭取,承擔了中國僑聯“親情中華”海外慰問演出任務。市僑聯迅速召集一批平時熱心于華僑工作的藝術志愿者,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里,就拿出了一臺具有濃郁江風海韻的大戲。而且中國民族歌舞團特地派出著名演員瑪依拉友情助演,以壯聲勢。
市僑聯主席吳亞軍介紹,南通是著名的“新僑之鄉”,如今,市僑聯依托我市獨具魅力的華僑文化,整合華僑資源,這支南通華僑藝術團正在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頗具影響力的文化品牌。越來越多的海外人通過南通華僑藝術團認識了南通,南通的海外僑資僑智也正在通過這一平臺,向南通集聚。
1月23日,首場慰問春晚在南非最大的城市約翰內斯堡隆重上演。中國駐南非大使館參贊榮延松、中國駐約翰內斯堡領事館代總領事楊培棟、南非中國商會總會長徐長斌紛紛赴會祝賀。
南非南通商會會長陳輝說,他們這一批人大多是20年前走進被譽為“彩虹之國”南非的,目前南通在南非辦企業和打工的人已超過2000人,主要從事服裝、家紡、百貨、建筑和房地產等行業。他們當中的代表人物當天悉數到達演出會場,臺上臺下互動熱烈,與歌手對唱、和演員合影,《友誼地久天長》的音樂回蕩在約翰內斯堡上空,許多人眼中閃爍著幸福的淚光,久久不愿離去……
博茨瓦納:哈博羅內
“這里好多華人和我說一樣的沙地話”
哈博羅內是博茨瓦納的首都,是南通的友好城市。
“在這里和在南非有一點相似,好多華人一開口說的和我一樣都是沙地話。”
黃前兵就是其中一名在博茨瓦納打拼多年的海門人。他的企業叫AKEKAT公司,主要從事市政建設,在當地小有名氣。剛來南部非洲,他闖蕩多國,最終選擇了博茨瓦納,選擇了哈博羅內,起初一句英語不會講, 如今的他不僅一口流利的英語,還會說一些當地黑人說的茨瓦納語和斯瓦西里語。
“剛剛中國大使館給我們企業送來了春聯和燈籠,邀請我參加博茨瓦納華人春晚,聽說家鄉來了華僑藝術團,好久沒回國了,真期待!”黃前兵為晚會悄悄贊助了一些錢,但他為人低調,不事聲張。“只想讓和他一樣不回國過年的人有一個寄托思鄉之情的平臺,還想讓一些從小在博茨瓦納長大的中國孩子們了解一些我國傳統文化,不要忘記自己是個中國人。”
“盡管不能回家鄉過年,但我會在除夕夜向大家拜年,在微信群里向老鄉們發紅包。”黃前兵的話略帶海門口音,聲音已哽咽。
1月25日晚,一場規模空前的盛大演出在哈博羅內著名的大棕櫚賓館舉行,觀眾規模超過2000人。南通華僑藝術團的演員們傾情表演了家鄉風味的歌舞器樂、扣人心弦的雜技魔術,博茨瓦納的藝術家們表演了舞獅和中國武術,中國駐博茨瓦納大使館特命全權大使兼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代表鄭竹強不僅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還親自上臺領舞,這位北方大漢一曲溫柔的華爾茲《浪漫的草原》把華人春晚推向高潮。南通藝術家們也拿出絕活,如東雜技《頂技》和魔術《百變幻影》讓觀眾大呼過癮,民族器樂二胡獨奏《戰馬奔騰》讓一群當地的黑人朋友圍著神秘樂器二胡研究半晌,舞蹈《藍印花夢》將觀眾帶進如癡如醉的藝術境界,男高音黃建平是通大聲樂教授,一曲《我的太陽》高音飆足,聲遏行云,贏得滿堂彩。
博茨瓦納華僑華人總商會會長胡中文和商會文藝理事王亞麗這樣評價南通華僑藝術團:“這是中國藝術家第一次和我們華僑華人近距離聯歡,你們的演出讓我們想家,你們的表演帶來了祖國的問候。”
坦桑尼亞:姆特瓦拉
“不僅是一臺華人春晚,更是一桌喜慶的年夜飯”
從坦桑尼亞最大城市達累斯薩拉姆驅車整整9個小時,遼遠的地平線綿延不斷,經過幾乎一整天的暴曬,終于抵達坦桑尼亞南部沿海城市姆特瓦拉。
之所以來到這么偏僻的地方“走基層”慰問演出,是因為當地有一家坦桑尼亞最大的水泥廠——丹高特(DANGOTE)水泥廠,這家水泥廠是由我國的中材國際公司承建的,更重要的是,這里有三分之一的工人來自南通,大多數是平潮的鋼結構安裝工人。
可等我們趕到時才得知,由于工期的問題,南通工人剛剛離去,現在的工人大部分來自江蘇安徽江西等地。但是,這絲毫不會影響晚上演出的熱情。
這是此行最特殊的一次演出,也是最成功的一臺演出。
演出地點:水泥廠吊裝車間。
演出時間:1月27日晚傾盆大雨之后。
由于當晚大雨如注,車間里宛如沼澤,這對演出提出了挑戰,尤其是對場地要求嚴格的如東雜技。帶團領導、演職員們一遍又一遍地拖地,試圖讓地干一點再干一點,演員們換上了新鞋,試圖讓頂毯時能一次成功。但是,正式演出時,一名頂技演員的腳還是不小心踩在了濕地上,鞋子一旦沾了水,毛毯就打不起旋,幾次都沒成功,臺下中外觀眾的心都懸到了嗓子眼。終于,在大家一遍又一遍熱情掌聲的鼓勵下,毛毯在演員腳上飛快地旋轉起來,沉重的大缸在演員的腳掌之間上下自如翻飛……
就在演出結束時,一名小伙子主動來到我們面前,自報家門:“我是江蘇溧陽人,南通大學建筑專業畢業的,現在在這個水泥廠擔任施工員。”這讓我們一行如獲至寶,紛紛和他聊天合影。
小伙子激動地說:“我今年不回國過年了,你們的演出不僅是一臺華人春晚,更是一桌喜慶的年夜飯。”當我們再想和他聊些什么的時候,他已轉身消失在茫茫雨簾中。更讓我們后悔不迭的是,大家竟然都忘了問他要個電話號碼,連他姓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是一名普通的中國援助坦桑尼亞施工員,畢業于南通大學。 (南通市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