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小龍,海門慧聚藥業有限公司研發副總經理,中國科學院獎學金獲得者,美國國防部多學科博士后獎獲得者,2010年江蘇省“雙創”人才,已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論文被國際SCI期刊引用超500次),編著了國內第一本系統介紹有機氟化學的書籍《有機氟化學》,并參與編寫了5本國外英文學術書籍。同時他還受邀擔任國際學術期刊《Eur. J. Org. Chem.》《ChemMedChem》以及《J. Org. Chem.》的審稿人。
海門慧聚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藥業企業。2010年,海歸博士邱小龍,加盟到慧聚藥業研發團隊,出任公司的研發副總經理,負責醫藥及氟化學領域的研究開發,主要包括一系列抗癌新藥的研發。邱小龍通過技術改造、工藝優化等繞開國外大公司的專利技術壁壘,開發了治療重大疾病、市場前景開闊的特色稀缺原料藥。3年多來,他領銜和參與了氟維司群、恩替卡韋、替羅非班、利拉利汀、阿格利汀、決奈達隆等10多項新合成工藝的開發。
“進入慧聚藥業,讓我有了展示才華的舞臺。”邱小龍說,楊登貴教授領銜的慧聚藥業是個充滿活力的團隊,這里集聚了不少國內外的醫藥專家,與他們一起創新,成果加速顯現。加入慧聚藥業有限公司之后,邱小龍僅通過5個月的時間,其領銜的研發團隊就研發出新型抗乳腺癌的活性先導物,并申請了發明專利。目前邱小龍博士負責的項目已為公司新申請了8項發明專利,并且均已進入實質審查階段。
這些專利申請為慧聚藥業的新藥開發以及稀缺特色原料藥的工藝研發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邱小龍博士領銜的研發團隊所涉及的新藥項目有1項,為新型抗腫瘤噻唑胺類化合物,涉及的稀缺特色原料藥工藝開發項目有近20項,其中有近15個原料藥都已經完成工藝優化和車間中試生產;這些項目中已有三個品種:恩替卡韋、替羅非班以及拉米夫定,成功向藥監局提交了藥品注冊批文申請,有6個品種即將向藥審中心提交藥品注冊批文的申請。迄至目前,這些項目總共為公司帶來了近2000萬元的訂單。同時,邱博士作為項目技術總負責人主持的“鹽酸貝那普利的研發和產業化”由于工藝上的重要突破,成功獲得了2011年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600萬元的支持,該項目實現噸級生產和銷售,2011年至今已實現超過1800萬元的銷售額。還有其主持研究的多項專利產品和技術,為公司節約了成本,創造了巨大的效益。(海門市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