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武,1985年7月在陜西延安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1991年在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獲物理化學專業碩士學位,1999年10月在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所獲得材料化學專業博士。1999年至2003年期間,分別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和美國西北大學做化學系博士后。2007年8月起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今年3月從上海交通大學微納科學技術研究院來江蘇,在海門容匯通用鋰業有限公司任技術總監,開發出高質量石墨烯、LiFePO4/石墨烯三維超結構復合材料等新產品。郭守武教授有發明專利6項,發表論文60多篇,曾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等。今年入選江蘇省“雙創”人才。
石墨烯是一種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的單層碳原子面材料,是碳的二維結構,是最薄卻也是最堅硬的納米材料,它在室溫下傳遞電子的速度比已知導體都快。2004年。科學家從實驗室中發現了石墨烯這個特殊材料,國內外眾多科學家都在進行產業化的研究。5年前,郭守武教授所領導的團隊開始進行潛心研究,經過5年的實踐,郭守武教授在石墨超低溫(液氮)氧化插層,多場耦合剝離,以及氧化石墨烯還原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技術積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質量石墨烯制備技術,包括發明專利等,具備了進一步工業化生產試驗的條件。
海門容匯通用鋰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鋰電池陽級材料——碳酸鋰,擁有同行中最先進的工藝,以及3個發明專利。2008年起,公司注重創新發展,加大對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磷酸鐵鋰的研發。但磷酸鐵鋰導電性差,一旦石墨烯在硫酸鐵鋰中應用,這個問題將徹底解決。郭守武教授加盟到容匯通用鋰業后,使石墨烯技術有了產業化發展的平臺,讓研究成果迅速轉化。這無疑將給容匯通用鋰業公司帶來新的技術革命。事實上,他們將自己制備的化學還原氧化石墨烯應用在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中,該材料組裝成的電池體現出優異的充放電性能,大大提升了鋰離子電池材料的導電倍率性和穩定性。
今年以來,郭守武教授的團隊經常來往于海門和上海之間,進行石墨烯產業化深層次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容匯通用鋰業30升反應釜已經生產出石墨烯,其單層率能達到99%以上,年底將邀請行業專家作技術鑒定。
研發出如此高純度的石墨烯,海門容匯通用鋰業可能成為國內第一家“吃螃蟹”的公司。年底將進行具備工業化條件的方米升的反應釜生產,一旦成功,標志著石墨烯將正式進行工業化生產。鑒于石墨烯具備工業化生產條件,容匯通用鋰業明年將新上5000噸磷酸鐵鋰材料項目,該項目竣工后企業產能將增加6億元。
據介紹,目前實驗室用的石墨烯價格在3000元/克左右,是黃金價格的10多倍。一旦石墨烯工業化,市場潛力巨大,也將給容匯通用鋰業帶來更大的市場前景。(海門市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