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神探李昌鈺嗎?李博士,您好!歡迎您回來!”3月25日上午,當國際著名刑偵專家李昌鈺博士一到文化廣場,便被眼尖的市民認出。大家紛紛圍了上來,爭相用手機、相機為神探拍照。“你們好!”李昌鈺很親切地和市民們打招呼,現場氣氛十分融洽。
3月24日至25日,李昌鈺攜夫人宋妙娟女士再一次回到家鄉如皋進行考察。市領導陳惠娟、姜永華等熱情接待了李昌鈺一行。
“家鄉變化很大”
南通市副市長、如皋市委書記陳惠娟對李昌鈺一行再次回到如皋表示歡迎。她說,作為從如皋走出去的國際名人,李昌鈺的傳奇奮斗經歷、杰出的刑事偵查成就被全球華人引為驕傲,更是145萬如皋人民的驕傲。長期以來,李昌鈺對家鄉發展傾注了大量的感情,希望今后能更多宣傳家鄉,介紹更多的人才和項目落戶如皋。
李昌鈺說,自己沾了長壽之鄉的福氣,身體一直很好。雖然長期在國外生活,但時刻想念家鄉、關注家鄉。目前,如皋正在進行現代化建設,他將盡自己力量為家鄉現代化建設獻計出力。
“回家真好”
在城市規劃館參觀時,一幅幅老照片勾起了李昌鈺兒時的回憶。當他看到自己的出生地如城長巷的照片時興奮不已,不由地講起了自己1985年第一次回鄉的情景。“我們先是通過輪渡從蘇南過江到了南通,然后擠一輛吉普車一路顛簸到如皋。”李昌鈺回憶道,“母親常常提醒我不能忘本,不能忘記家鄉。所以,在第二次回如皋的時候,我特意從老房子拿了一塊磚頭,包了一點家鄉的泥土帶回美國。”
此次,李昌鈺特地從美國帶來了連戰、克林頓給自己的親筆信、一次成像照相機等大量的珍貴資料,捐贈給李昌鈺刑偵技術博物館,并認真題下了“回家真好”四個字。
“為家鄉發展作貢獻”
短短兩年時間,如皋軟件園迅速聚集了100多家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現代產業體系,成功走出了一條縣級城市發展現代新興產業、驅動區域經濟調結構、快轉型的創新之路。
“我是臺灣科技大學名譽科技法律博士,和臺灣很多科研單位負責人以及企業家都很熟識。下次你們去臺灣招商,可以打我的旗號。”在如皋軟件園參觀過程中,李昌鈺向園區管委會主任孫得利遞上名片。李昌鈺說,如皋目前大力發展的軟件和信息服務、電子信息、新能源、裝備制造等產業和臺灣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可以利用在臺灣的影響力,為如皋對臺招商牽線搭橋。(如皋市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