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1日,剪紙體驗課上,營員們在江蘇工匠任航老師的示范下,小心翼翼地折起紅紙。剪刀在指尖翻飛,有的剪出對稱的窗花,有的勾勒出憨態可掬的小動物,還有的創作了充滿想象力的幾何圖案。老師不時糾正握剪姿勢,講解鏤空技巧。當孩子們展開作品,蝴蝶振翅、喜字飽滿,教室里響起陣陣歡呼,指尖的溫度暈染出傳統藝術的魅力。


扎染工坊里,藍白世界正醞釀著驚喜。老師先展示南通本土扎染的“冰裂紋”“云紋”等傳統技法,再演示如何用皮筋、竹夾創造獨特紋理。營員們捧著素布包,有的扎出螺旋狀的“星河”,有的疊出方勝紋的“錦緞”,還有扎出宇傘狀圖案。當浸過板藍根染料的布包在清水中褪去浮色,展開的剎那間,驚呼與贊嘆此起彼伏——靛藍色在棉布包上暈染出的圖案,既有傳統工藝的雅致,又帶著孩童特有的天馬行空。孩子們輕撫著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仿佛觸摸到了南通手工藝人“以布為紙,以染為墨”的匠心。
放映廳的光束點亮屏幕。《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那個打破偏見、逆天改命的小英雄,讓營員們時而捧腹,時而屏息。當“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吶喊響徹廳內,不少孩子悄悄攥緊了拳頭。影片結束后,大家分享感悟:“就像今天的剪紙扎染,傳承不是復制,而是用自己的手,做出屬于這個時代的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