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午,南通市僑聯牽手中信集團協同委南通分會在BEEPLUS 市北科創金融中心啟動中信·僑聯“通小僑”成長項目。市人才學會會長、市委組織部原二級巡視員張輝,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蔡宏偉,中信集團協同委南通分會會長、中信銀行南通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張振洲,南通市僑聯副主席崔宇青,市北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梁捷,南通市人才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倪薛榮等出席活動。會議由中信證券江蘇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兼)中信證券南通分公司總經理趙勇主持。
南通市僑聯與中信集團協同委南通分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并成立中信僑聯工作站,攜手打造“通小僑”成長項目,旨在整合金融與僑務資源,構建“學業-產業-創業”貫通式培養體系,培育兼具國際視野與家國情懷的新生代僑界英才,助力南通建設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

張輝在講話中指出,“通小僑”成長項目的啟動,是金融與僑務工作的跨界融合,更是南通與青年人才的“雙向奔赴”,體現了三個方面的意義。一是資源整合進入新階段。雙方合作,為南通搭建起“資金鏈+人才鏈”的雙向高速公路。二是服務能級實現新提升。從項目孵化到市場拓展提供全程護航,真正實現了從“引進來”到“留下來”的服務閉環。三是育才格局迎來新拓展。“金融+僑務”為青年學子量身打造的“成長方程式”。
張輝強調,南通的發展已進入了快速通道,由金融加僑務的助推一定讓南通的發展更快更好。張輝期待,中信僑聯工作站成為“僑智匯聚”新平臺。希望工作站充分發揮金融資源與僑聯紐帶作用,為海外人才提供政策對接、項目孵化、投融資支持等一站式服務。建議適時建立“人才需求數據庫”和“項目資源池”,定期舉辦“僑智南通”主題沙龍,邀請成功創業者分享經驗,組織金融機構開展“一對一”輔導,讓更多“高精尖缺”人才通過這一窗口了解南通、選擇南通。同時,可以探索通過雙方的優勢資源建立”海外人才服務站”,在重點國家和地區設立聯絡點,構建全球人才服務網絡。也衷心期待,“通小僑”項目成為“育才引才”新品牌。通過“三個結合”提升培養實效:一是“僑校企”結合,建立高校、僑企、科研院所聯合培養機制;二是“導師幫帶”結合,邀請行業領軍人物擔任創業導師;三是“理論實踐”結合,安排學員到重點企業實踐鍛煉。同時,可以設立“通小僑”獎學金和創業基金,對優秀學員給予重點扶持,打造具有影響力的青年人才培養品牌。

科凱生命科學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助理楊瑜、江蘇觀仁律師事務所副主任俞祎楠和啟東市政協委員、江蘇省呂四至鮮食品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CEO 袁可欣,來自于不同領域的僑界青年企業家,依次與大家分享回國創業發展的心路歷程和成長感悟。“通小僑”成長項目研學營代表,來自港中文(深圳)的程程、港理工的康馨然同學分享了學習攀峰的心路歷程,表達了對僑聯與中信搭建綠色成長生態的欣喜以及聆聽創業分享之后的愿景夢想,表示學成回通,努力成為一名在政策托舉下不斷成長的“通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