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區秦灶街道堅持團結僑界、引領僑界、溫暖僑界的工作方針,深入宣傳貫徹涉僑理論政策法規,搭建為僑服務平臺,創新為僑服務舉措,切實維護僑界合法權益,著力涵養僑界資源,有力推動街道僑務工作走深走實。
夯實基礎,深化“僑”建設

從“功能定位”到“集成整合”,充分延伸“統戰觸角”,打通僑胞服務“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街道—社區—網格”的三級管理服務網絡,結合人口普查、走訪慰問、愛心幫扶等基層工作,摸清僑胞僑眷人員底數,加強與海內外僑胞、歸僑僑眷的聯系,確保基層僑務工作有效開展。不斷豐富僑胞之家內涵,以“秦僑微愛”為主線,打造“僑聚·會客廳”、“僑智·大講堂”等活動載體,成立“僑界青年說”宣講聯盟,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發展新質生產力等主題,開展理論宣講和文化采風活動10余場,凝聚僑心向黨力量。
暖心服務,凝聚“僑”力量
從“簡單相加”到“提升融合”,以文聯誼,以法聯動,以愛聯心,畫好僑界“同心圓”。利用“韜奮書吧”“芯創梧桐”等陣地,組織開展“星空文化市集”“重陽中醫惠僑”“尋美秦灶·大器婉成”中外文化交流等活動,厚植僑胞愛國情感,擴大僑聯工作影響力。依托“秦心僑舍”陣地,強化涉僑法律服務聯動,建立健全依法護僑工作模式,以“法護僑益 情暖僑心”為主題,邀請公益律師以“理論知識+案例解讀”的方式開展僑法宣講,引導僑胞僑眷養成知僑法、用僑法的行為習慣。聯合“大秦微愛”、“香樟里”慈善公益項目,吸納新僑人士加入“同心·‘秦’務員”隊伍,圍繞雙招雙引、基層治理、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中心工作,開展“同心圓微心愿”“治理微協商”“義診微服務”等公益活動20余場,提出建議及落實成效5件。
聚智聚力,激發“僑”效能
從“老僑傳統”到“新僑示范”,發揮僑界獨特優勢,激發僑胞干事創業活力。積極為僑界人士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參與協辦崇川區“‘僑’首以盼 ‘企’帆遠航”僑企人才推介會,先后服務引進海外人才7人。吸納高校學者、理論名師、企業家代表加入新僑創業導師團,探索建立創新創業服務保障機制,開展做好傳幫帶、當好領路人,為僑胞僑企事業發展提供路徑、指明方向。依托街道商會企服平臺、“新”友聯盟、“同心·‘秦’務員”工作站,吸納4名僑胞僑眷、留學歸國人員加入“同心·秦務員”隊伍,深入開展“同心共‘秦’·發展同行”僑企走訪24次,廣泛宣傳引才引智政策,指導僑企爭取扶持補助,讓僑界人才“引得來、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