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南通市僑聯開展“僑悅銀齡 樂在通城”僑眷看南通頤養大健康活動。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蔡宏偉出席活動并講話,市僑聯副主席崔宇青、南通理工學院健康醫學院副書記、副院長繆亞東、市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副主任汪玉南、市僑聯僑誼會會長李小萍以及僑胞僑眷代表近40人參加活動。
蔡宏偉指出,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養老事業發展,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研究提優服務標準,切實為推進老有所養創造良好的條件。南通市僑聯開展此次活動,旨在讓空巢僑眷、高齡老人更深入地了解南通養老事業發展情況,回應老有所養、老有所托的急切期盼,為大家架設橋梁、溝通聯絡、尋找方向,進一步提升歸僑、僑眷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數,提高僑胞家庭的康養質量。
蔡宏偉強調,今天安排參觀的3家養老機構模式多樣、特色鮮明、各具優勢,相信大家多有感觸。作為黨和政府聯系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橋梁和紐帶,市僑聯始終堅持實施為僑服務暖心工程,想僑所想、急僑所盼,搭好平臺,為僑辦實事、解難事,使僑聯的暖心工程和養老機構的愛心工程,共同打造成為歸僑僑眷的安心工程、海外游子的放心工程,以扎扎實實的為僑服務,為新僑創新創業、僑企出海發展做好強支撐、大保障,為南通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僑界智慧和力量。
汪玉南介紹了南通康養產業發展情況。近年來,南通民政部門著力提高養老、康復與醫療服務的連續性、協調性和整體性,進一步建立健全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鏈式養老”服務模式,養老服務總體水平處在全省乃至全國先進行列。全市共建成專業養老護理院50家,社區護理站52家,98家養老機構內設了醫療機構,293家養老機構就近與醫療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全市護理型床位達到4.8萬張,占機構養老床位的83%。

與會人員參觀了市陽光新城康復護理院、觀音山申丞護理院、美適心禮樂護理院,參觀結束后開展了互動交流。
參加活動的僑胞僑眷紛紛表示,市僑聯組織的此次活動讓大家感受到僑界大家庭的溫暖,增強了獲得感、幸福感和歸屬感。醫、養、護結合的鏈式養老模式,除了讓老人們享有專業護工提供的日常護理、助浴配餐等服務,還可以享受到及時優質的康養診療服務,既解決了海外子女無法跟前盡孝的痛點,也解決了高齡空巢老人住院護理、花費較高的難點;而不斷升級迭代的康養機構,配有豐富的文體活動場地設施和文化活動,滿足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實現了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社會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