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夢馳紡織品的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產準備出口的貨物]
“張書記,我最近有幾批原材料會送到村部門口的廣場上進行集中裝箱發往海外,辛苦您幫忙關照一點。”近日,遠在阿聯酋的張培國給家鄉通州區金新街道界北村黨總支副書記張杰打了一個電話。
界北村是通州境內一個特別的村,擁有海外僑商170多人,分布在南非、安哥拉、埃塞俄比亞等20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界北村借助僑商力量鏈接家鄉產業,在海外構建營銷網絡,助推家鄉經濟發展。
以僑為橋,富了自己帶動村民
黃國培去年8月從國內退休。“退休當月,我就飛往了安哥拉,開始著手床墊生產企業的相關事宜。目前該企業已經正式投產。”線上采訪時,黃國培正在車間里忙碌著。
黃國培是界北村較早走出國門的人。1997年11月,他帶著幾個貨柜的貨,坐上飛往東歐的國際航班,在羅馬尼亞扎根。經過多年發展,黃國培的企業已遍布納米比亞、安哥拉、塞爾維亞等多個國家。2004年,黃國培回鄉就業。在兼顧國內工作和海外事業的同時,他引導并幫助很多村民走出國門。
“有一個隔壁村的,姓崔,家里條件比較苦。他的母親是界北村的。”黃國培介紹,2020年,小崔跟著他到了塞爾維亞搞營銷,做床上用品批發,“小伙子一年下來有10多萬元凈收入。”黃國培帶出去干事的村民,一般都簽合同,三到四年不等,合同期滿相當于學徒結束,有能力或意愿的可以自己干。多年來,黃國培帶的村民許多成了小老板,富了自己,又帶動了其他村民。
經過不斷發展,界北村海外僑商“以僑為橋”,截至目前已在國門之外投資企業超50家,涉及家紡、建筑、房地產、礦業等多個領域。
以僑引商,家鄉產業做大做強
受疊石橋國際家紡城輻射影響,家紡生產銷售是界北村的主導產業。近日,南通夢馳紡織品有限公司2個柜量的四件套已經準備妥當,準備發往中東。夢馳紡織品有限公司是界北村內規模較大的外貿生產銷售公司。“他們生產的中高檔床上紡織品主要供應亞馬遜電商平臺,部分發往歐美、中東國家,每年銷售額3000多萬元。”張杰介紹,夢馳紡織品的老板陸均逢在最初創建公司時,也是跟著村里的僑商們到海外考察了市場,最終決定生產針對亞馬遜電商平臺及歐美市場的中高檔床上紡織品。
僑商僑親,是界北村發展的獨特優勢和寶貴財富。近年來,界北村大力推動以僑引商,吸引他們回鄉創辦家紡企業,不斷增強產業鏈,推動經濟發展。
南通雷鳥紡織品有限公司的老板黃躍忠,2000年在納米比亞開始了自己的海外經商生涯,目前在安哥拉批發市場擁有幾個店鋪,主要銷售床上紡織品。“早幾年,我的貨源是從周邊企業購買的,后來自己開設了小作坊自產自銷。”黃躍忠說,他覺得家紡產品也需要品牌化,于是在2015年成立了自主品牌“雷鳥”。“目前,我的品牌在安哥拉當地市場很受歡迎,今年預計從國內發到安哥拉的貨物價值比前幾年增加40%。”
目前,界北村共有1500多戶、2500多人從事紡織品生產加工。全村80%的勞動力從事家紡行業,還吸引2000多名外來流動人員創業就業。近年來,界北村積極將轄區內的零散戶家紡作坊組織起來,成立工業園區,培育指導他們做大做強。
做好“后盾”,在外僑商安心發展
家紡是傳統行業,如何在老行業做出新花樣,是界北村近年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界北村距離疊石橋國際家紡城1.5公里,村里僑商及周邊眾多小微企業都有物流需求,張杰表示:“結合實際,村委會正在積極協商,看看是否有可能在村內打造一個物流倉儲園,這樣既可以解決物流問題,也可以為僑商提供貨物堆放的場所。”
界北村還將關心關愛僑眷的日常生活作為工作的重點。張玉兵常年在安哥拉經商,姐妹又住在外村,家里只有老父親一個人。界北村村干部張軍一有空就會到老人家看看,幫助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樣在外的僑商也能更安心工作。”張軍說。
截至目前,界北村已幫助村內近60名僑商僑眷申請了“惠僑服務卡”。憑借此卡,僑商僑眷在通州中醫院可享受“五免”服務,即就診時免掛號費、城區內上門服務免出診費、免費提供健康咨詢及義診、65歲以上持卡人員每年免費體檢一次、每年免費提供兩次中醫體質辨識及中醫亞健康調理服務。
“我們將不斷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用共同的‘根、魂、夢’引導助力家鄉經濟建設。”南通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金新街道黨工委書記顧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