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中秋月最明,且把思念遙相寄。9月28日晚,在南通市僑辦、市僑聯指導下,如東縣僑辦、縣僑聯、縣融媒體中心、東和集團、如東經濟開發區(高新區)聯合在如東生命健康產業園舉辦“扶海月·如東美”——第二屆如東僑界全球云上分享會,與廣大歸僑僑眷、海外僑胞們相聚“云端”,暢敘鄉情、共話發展。
故園千里隔,休戚總相關。如東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楊忠在致辭時感謝廣大海外僑胞與百萬如東兒女共同努力、積極貢獻,在建設“強富美高”新如東的征程上同心筑夢。他表示,如東將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為僑服務”的宗旨,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加強和改進僑務工作,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僑務政策,竭誠做好各項為僑服務工作。
近年來,如東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通過視頻連線,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一同領略了國清寺、洋口港、栟茶古鎮、“三河六岸”、上河印巷等地標建筑和打卡地,全面感受如東之美。
鄉音難舍、鄉情難忘,即使身在海外,仍然時刻牽掛著家鄉的發展。旅泰僑領徐曉春、旅美僑領叢志遠、旅日著名律師宋煒與相關部門“一對一”連線,暢談小洋口旅游開發、栟茶古鎮開發、志遠美術館未來構想等事宜。僑眷繆汝梅現場以切身感受暢談縣城變化。回如探親的旅德教授、著名農業經濟學家于曉華在現場分享了回家的感想,表示因為工作繁忙平常不經常回家,但游子情深、故鄉情切。此次回來,感受到了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為家鄉的發展變化感到驕傲和自豪,也希望家鄉能夠建設得越來越好。
南通市僑辦專職副主任孫泓冰表示,不管是南通市僑辦、僑聯,還是如東縣僑辦、僑聯,都是僑胞僑眷永遠的港灣,會竭盡全力保駕護航。
南通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蔡宏偉出席活動并致辭。蔡宏偉表示,南通和如東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是包括海外僑胞在內的社會各界共同澆灌的結果。她寄語僑界朋友和僑聯組織攜手聚焦“發展”,服務大局;聚焦“服務”,惠僑暖僑;聚焦“聯誼”,聯通中外,真正將“海內海外、線上線下”結合起來,不斷擴大共同的“朋友圈”,積極開展中外文化交流,使如東雜技、非遺等品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擴大如東海外影響力。她真誠希望如東在外兒女常回家看看,為共繪南通、如東發展新藍圖貢獻智慧和力量。
活動中,市僑聯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市管)劉俐代表中國僑聯向如東少年雜技團授予“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獎牌。
市僑聯兼職副主席、如東縣旅游協會會長沈更生,如東縣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縣僑辦主任趙杰,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融媒體中心主任周志勇,縣住建局局長楊雪松,江蘇東和集團董事長朱亞洲,小洋口旅游度假區管理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陶玲玲,縣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繆杰,縣僑聯主席徐嘉鍵,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繆曉斌等及全縣僑界群眾代表參加現場活動,全球8.36萬人參與此次云上分享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