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出“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朱仲輝、袁宏亮、陳慕君、李小萍的先進事跡。
朱仲輝先進事跡
朱仲輝,現任江蘇省僑商總會常務副會長,南通市僑聯兼職副主席、僑商聯合會會長,南通世界通商總會名譽會長,江蘇賽城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先后榮獲“孝親敬老之星”“中華慈善突出貢獻人物”“江蘇省僑界杰出人物”“江蘇省優秀企業家”、南通市首屆“杰出通商”等榮譽稱號。
1995年,朱仲輝創辦賽城集團,現已發展成為集家紡市場經營、房產建筑、農貿經營、金融服務、資源礦業、公益服務于一體的多元化民營企業集團。2001年起,賽城集團成功投資開發經營了國內最大規模的家紡商品專業市場——中國疊石橋國際家紡城。在國家鼓勵“走出去”政策支持下,朱仲輝審時度勢,積極拓展海外業務,先后在納米比亞投資礦產開發業務,在德國投資興建歐洲紡織中心,在南非發展房地產業務,穩步實施全球化的事業發展戰略。同時,朱仲輝還慷慨解囊,慈善捐贈、助教助學、修橋鋪路、扶貧濟困,并投入巨資興建養老、幼教等慈善性公益事業。歷年來,個人及企業累計捐贈慈善資金逾億元。
2009年2月,南通世界通商總會在朱仲輝的倡導下成立,現已在近4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分會組織,會員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擁有會員企業2000多家。“通商”品牌全省領先、全國聞名,在推動南通與世界接軌融合、促進所在國經濟發展及與中國交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
袁宏亮先進事跡
袁宏亮,沃太能源董事長,一名歸國創業的優秀企業家。他曾在德國學習電氣工程、電子學與信息技術專業,懷揣著“讓中國制造驚艷世界”的夢想,于2012年回國,在南通高新區創立沃太能源。
他帶領公司專注于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全球提供先進的儲能產品及智慧能源管理方案。他憑借專業的技術背景和不懈的努力,與團隊共同攻克了儲能核心控制技術的難題,形成了BMS、EMS、系統集成、云管理平臺等四大技術體系,覆蓋了全功率段的儲能產品。他個人和公司也獲得了多項榮譽和獎項,如南通市江海英才、南通市科學技術進步獎、江蘇省雙創人才、江蘇省雙創團隊領軍人才、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江蘇省瞪羚企業等。
截至目前,沃太能源的產品與業務已經遍布全球五大洲的90余個國家及地區,并在德國、澳大利亞、美國等地區贏得了良好的市場聲譽。2022年公司實現銷售額17.73億元,發展勢頭強勁。
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袁宏亮始終堅持理想信念、踐行忠誠擔當。他擔任南通市政協委員期間,深入群眾了解意見和訴求,積極為僑胞謀福祉;在疫情嚴峻時期,他親自帶領車隊押運價值約15萬元的物資馳援荊門,為當地群眾送去溫暖和希望。
陳慕君先進事跡
陳慕君,南通市僑誼會第一分會原會長、原虹橋街道僑聯分會副會長,曾被評為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江蘇省僑界空巢老人關愛行動優秀個人、江蘇省僑胞摯友、江蘇省歸僑僑眷先進個人、全省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
2003年,社區成立"開心鎖”民調小組,他第一時間被聘請加入,開啟了長達20年的“娘舅”工作,參與調解居民矛盾上千件。
陳慕君主動擔當為僑服務責任,20多年走訪看望僑界家庭數千次,工作手冊上,密密麻麻地記載著走訪情況、僑情信息、待辦事項。他待僑如親,無微不至地關愛溫暖著社區的僑眷老人,感動著海外僑胞。2007年,南通華僑博物館開放后,他積極報名成為一名志愿者,承擔觀眾接待與義務講解服務工作。無論刮風下雨,還是節假日,都自帶午飯,堅持到崗。許多年輕人都為之感動,更有臺灣參觀者與他建立了聯系,促進了兩岸民間友好交流。
2021年春夏之交,一張當時88歲高齡的陳慕君毅然站在卡口測溫查碼的背影照,感動了很多青年志愿者。32天,每天兩小時,從未缺席。除了防疫守卡,他還在疫情爆發之初,捐贈了28000元愛心善款。多年來,他累計捐款近10萬元,卻和老伴仍居住在沒有裝修的房中,衣服舊了照穿不誤,過著十分簡樸的生活。
李小萍先進事跡
李小萍,2015年從崇川區僑聯主席崗位上退休后,被選舉擔任了市僑聯僑誼會會長,繼續走上為僑服務的崗位。
她始終堅持抓好僑誼會的政治思想引領工作,緊扣建黨百年、建國70周年、喜迎黨的二十大等重大節點,在僑界群眾中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引領他們高舉愛黨愛國愛僑的旗幟,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她始終關注僑誼會未來,本著關愛老僑眷、發展新會員、提升僑誼組織活力的原則,調整好分會組織架構,通過分會換屆增添新生力量,促進僑誼會可持續發展。
她始終堅守為僑服務和為社會服務,作為僑誼會會長,10個分會、500多名會員,分會有活動,會員有困難,她隨叫隨到,盡所能排憂解難。
她始終關注年老、多病、空巢僑眷家庭,知曉生病住院的到醫院看望,重陽節堅持深入養老院、護理院、空巢僑眷家中慰問,春節上門看望,僑眷喜歡與他拉家長說心里話。針對僑誼會會員趨向高齡且空巢家庭趨多的情況,她深入街道社區調研后形成“空巢老年歸僑僑眷養老問題的思考”,受到市政協領導高度關注,并形成市政協“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建議清單,交辦政府有關部門落實辦理。
她帶頭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作為市民巡訪團成員、市污染防治攻堅督察員,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建設;在抗疫中帶頭捐款,積極參與小區卡口服務、上門摸排基本情況;她愛心助學,從西藏民族中學學生的結對幫扶到為玉樹學生捐資助學,她的助學一直延續至今。她的無私和大愛,感動和引領著僑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