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來,無論出差、探親,還是旅游,享有南通“難”通“美譽”的南通人,總有一個美好的愿望,從家門口直接飛出去,那該有多好!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我從金沙去往通城,路過興仁東首,總會想起這里有一個“興仁飛機場”,1960年4月竣工啟用。當時只開辟了南通到南京的一條航線。那時經濟困難,乘坐飛機的人很少,到1961年,機場只得關門歇業。1962年正式關閉,土地復耕。
那年頭,羨慕歸羨慕,乘飛機遨游藍天,作為普通老百姓,只能說是夢想。
改革開放后,南通興東機場于1992年底竣工,1993年元旦成功首航,1993年8月24日正式通航,成為江蘇省最早投入使用的民用機場。老百姓的錢袋子開始鼓了起來,外出做生意,探親訪友或旅游觀光,乘坐飛機出遠門再也不是天方夜譚。
以往好多次,興東機場尚未開通國際航班,我們去國外探親或旅游,不得不去上海浦東機場或虹橋機場,車馬勞頓,特別是過江擺渡,生怕誤了航班,總是預留提前量。心懷忐忑,焦慮不安,每次都要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
現如今,飛機場就在家門口,從南通市中心,打的或搭乘公交車去機場,半個多小時足矣。
2003年秋,我們去北方探親,順便陪家人重游北京,搭乘南通直飛北京的航班。傍晚起飛,透過舷窗俯瞰通城,只看到下方燈光閃爍,縱橫交錯的道路,在燈光下,方方正正,方格棋盤似的,漂亮至極。飛機一路向北,沿途路過,只要看到有一大片燈火通明的,肯定是到了某個城市。小妹第一次乘坐飛機,看到這一幕慕,情不自禁地低聲喊了一句:“又一個漂亮城市!”
往日,我們去南方綠城探親,總是去上海轉乘火車,即便是有了高鐵動車,還是感覺不方便。興東機場開通了昆明航班之后,我們再也不用繞道上海折騰了。
記得有一年臘月初八,我去興東機場搭乘DR6563航班,行李箱托運后,安檢時有罐裝海蜇被退回。重新去行李托運處的“開箱處”,被告知行李箱已送去樓下,讓我去對面快遞。正當我手足無措之際,來了一個身穿機場工作服的女孩,問我安檢退回物品處理情況,又問了我行李箱特征。不一會兒,我的行李箱已經到了女孩手上。我把海蜇罐放入行李箱后,重新把行李箱放入傳送帶,前后耽擱了10多分鐘,快則快矣。我向女孩道謝,她只說了聲“這是我應該做的。”事后,年逾期頤的老母親聽說了這個暖心故事,贊口不絕:多么敬業的年輕人!
目前,南通興東機場已開通北京、廣州、深圳、成都、昆明、重慶、天津、廈門等國內重點經濟城市和旅游城市,以及大阪、名古屋、首爾、濟州、曼谷、普吉島、臺北等多條國際(地區)航線。怪不得,新航站樓有了“國際出發”“國際到達”的醒目標牌。
好事連連,上海第三機場——上海南通國際機場,官方已明確今年11月該機場開工,預計2026-2027年正式完工,規模超虹橋,僅一期吞吐量預計就有4000萬人次。這個定位為“鐵路軌道交通上的機場”建成營運后,必將給興東機場帶來新的機遇,我們期盼著。
作者:瞿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