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美好的生活,法典相伴......”5月18日上午,在僑企新華僑教育集團老師和僑社團長青嬤嬤服務隊的帶領下,數十名廣場舞愛好者和南大街商圈吉祥物“丁丁”“南南”為廣大市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快閃。當天,由崇川區僑聯等部門指導,和平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辦的全國僑聯系統“僑胞之家”典型選樹單位揭牌暨“美好生活 法典相伴”主題活動在丁古角廣場舉辦。南通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蔡宏偉,副主席崔宇青,崇川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俞建偉出席活動,區委政法委、區司法局、區僑聯、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及和平橋街道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蔡宏偉,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俞建偉為全國僑聯系統“僑胞之家”典型選樹單位—和平橋街道“僑胞之家”揭牌)
匯聚僑力 搭臺唱戲當主角
“復興路上民法典,典亮生活立標桿;五次編纂今夢圓,庚子五月終見面……”一首《民法典》七子歌拉開了活動的帷幕。“我們俏夕陽藝術團在半個月前就開始緊鑼密鼓的排練了,在僑聯‘法治宣傳月’里以一名僑眷的身份參演,我很自豪與開心。”僑眷陳萍表示。
(僑社團“俏夕陽藝術團”帶來快板:《民法典》七字歌)
活動現場,處處可見僑身影。僑企金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了場地、舞臺、音響、桌椅等硬件支持。僑企新華僑教育集團的年輕老師則帶領大家跳起民法典版“最炫民族風”……“這種文藝宣傳形式很好,讓我們能夠在互動參與中,更好地了解法律。”輕松歡快的節目,贏得了觀眾一致好評。
普法大集 精準服務一條龍
“這些法治書法作品行云流水、筆力遒勁,不僅有傳統文化韻味,也很有教育意義......”如果說48幅法治作品搭建起書香普法長廊,那么崇川區人民檢察院、法院、公證處、和平橋派出所、街道工會、司法所等單位,則為群眾送上了“法治大禮包”,讓大家接受了一次“全方位、沉浸式”的法治教育。
(市僑聯副主席崔宇青、區僑聯主席葛建林為“法韻新春”法治文化獲獎作品頒發證書)
(區委政法委副書記、區政府辦副主任、區指揮中心黨組書記、主任王強,區司法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施佩琴為“法網共治”示范項目承辦人頒發“干將杯”)
(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朱建新,區指揮中心副主任周彤為“法律明白人”代表頒發聘書)
活動中,八位“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代表發布了“法網共治”示范項目。“今年,我結對濠西社區萬象新路網格,全年計劃圍繞‘遠親近鄰’基層治理增效項目,重點化解涉僑矛盾糾紛,不斷豐富‘檢僑·馨和驛站’的法律服務內容,努力助推提升歸僑僑眷的幸福感與獲得感。”崇川區檢察院干部施谷苗說。
一呼百應 基層治理不缺席
如何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街道推進“在職黨員領跑行動”。當天,南通八佰伴張云飛等三位“輪值主席”通過微訪談,以實例暢談如何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通過實施“輪值主席制”,搭建“黨群議事”互聯互動互通橋梁,實現黨建引領社區與在職黨員、共建單位等多元主體融合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三位“輪值主席”接受微訪談)
當天“濠美市集”第三站走進丁古角,15家共建單位、南大街商圈黨建聯盟成員單位、愛心商戶為市民們提供了18項志愿服務。“首飾的繩子剛好舊了,今天路過這里還能免費更換編繩,真是太方便了。”在文峰大世界“滿意工程”攤位旁,家住八仙花苑網格的保阿姨開心地說。
(“濠美市集”集錦)
(快閃《舞動民法典》)
僑眷吳更生則帶著“命題作文”到現場考察,他認為本次活動既是一次僑法宣傳主題活動,更是一次生動的志愿服務。同時也讓他看了越來越多的僑志愿者加入,更加堅信街道的“僑望家鄉 記住鄉愁”志愿服務項目能走得更深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