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啟東生命健康科技園以招引、服務港澳僑資企業和海內外人才為目標,突出項目招引、人才培育、創新發展、宜居宜業等方面,以“三聚三提”推進園區僑務工作提質增效。
聚焦產業招引,提升園區吸引力
根據生命健康產業創辦、從業人員港澳臺僑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較多的特點,把吸引港澳僑人員來園創業作為僑務工作的重點來抓。
一是全力以赴開展項目招引。三年來,圍繞高端醫療器械、生物制劑、醫藥研發服務、生物耗材等四個重點領域,著力引進一批“專精特新”“高新技術”等科創項目落戶園區。截止目前,園區正常推進產業項目32個,僑資企業2家,其中加拿大籍華裔李強博士創辦的安源醫藥,在園區投資10億元的抗體藥物產業化基地一期項目,預計今年10月完成竣工驗收。
安源項目施工現場
二是堅持精準對接招才引智。積極對接復旦、上海理工、上海健康醫學院、大連理工等生命科學重點院校,充分挖掘科技鎮長團、專業引才服務機構、海外團隊等人才資源,全力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啟創新創業,其中華僑趙波濤博士來園區成立了南通優碼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趙波濤博士在實驗室做科研項目
三是持續強化服務產業功能。制定出臺企業培育、科技創新政策,針對海內外人才、港澳臺同胞優秀項目給予載體建設補貼、辦公場所租賃補貼、節會活動補助等。編制完成《啟東與長三角醫療器械產業協同發展策略研究及建議》,先后在上海、深圳、大連等地舉辦學術論壇、產業研討、主題沙龍等創新創業推介活動25場次,針對性地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入園創業。
出臺科技創新政策
《啟東與長三角醫療器械產業協同發展策略研究及建議》
“智薈濱城 智創未來”中國R26;啟東創新創業人才環境推介會
聚焦科創引領,提升服務承載力
聚焦創新資源和要素,打造面向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和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聚力的創新創業平臺。
一是打造啟東市華創苑生命健康基地。按照“五個一”標準完善陣地打造,實施“創新活苑、產業強苑、文化育苑”3項工程,搭建“展示合作、人才引進、金融支撐、科技轉化、跟蹤問效、服務保障”6大平臺,為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需求提供項目對接、簽約落地、政策支持等全鏈條服務。
南通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小紅,啟東市委書記李玲調研華創苑生命健康基地
二是打造浦東啟東生命健康產業聯盟品牌。舉辦圍繞生命健康企業的學術研討、行業交流、投融資路演等產業活動,搭建成果轉化與產業轉化基地,促進生命健康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和互利共贏。
浦東啟東生命健康產業聯盟成立
三是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全面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的完整孵化鏈條,推進北大生科華東產業研究院二期孵化器、臻域創新工廠6000平米雙創空間建設,力爭6月底前開業運營,同時加快啟東復旦醫學創新研究院籌建,為海內外人才和港澳僑資企業項目在經營管理、用人招聘、技術轉型、科創研發等方面提供助力。
眾創空間
北大生科華東產業研究院二期孵化器效果圖
臻域創新工廠效果圖
聚焦服務配套,提升服務滿意率
以打造生命健康科技產業社區為目標,始終把人才作為最寶貴的資源、最核心的競爭力,確保人才進得來、留得住。
一是強化配套設施建設。人才公寓投入使用后已有32位海內外人才入住,解決人才居住生活的“后顧之憂”。商業服務設施逐步健全,讀書小站、菜鳥驛站、餐廳、便利店、咖啡店等已正常營業。
園區人才公寓
二是持續激發園區活力。線下打造“未來公社”書房、網紅打卡地“SPACE”等,線上搭建“云上康城”微信小程序平臺。強化活動支撐,確保“一月一活動,一月一精彩”,舉辦“健康杯”氣排球比賽、“樂”響康城觀劇、運動打卡、插花、足球賽等12場文體活動,豐富海內外人才、港澳僑界人士業余生活。
“未來公社”書房
文體活動
三是靠前服務助企紓困。開展企業走訪調研活動,組建海內外人才服務工作站,進一步暢通企業意見和建議的反饋渠道,堅持問題導向,協調解決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凝聚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及港澳僑界人士的力量,在服務發展上展現僑務工作的作為。
開展走訪調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