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區唐閘鎮街道立足新時期僑務工作的新形勢,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圍繞懷愛僑之心、擔為僑之責、辦利僑之事,不斷開拓僑務工作新領域,探索工作新路徑,推動僑務工作創新發展。
聚焦政治引領,著力凝聚僑心
街道在僑界群眾中廣泛開展主題理論宣講,采取“集中+個人、線上+線下、理論+實踐”等多種形式進行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傳統文化的學習,引導僑界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線下以黨的二十大召開為契機,加強思想政治引領,通過集中收看、僑界人士熱議、宣傳展板展示等形式,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線上依托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打造“云端課堂”,把理論知識落到僑界群眾群眾熟悉的典型事、具體事、眼前事上,讓理論宣講更接地氣、更有新意。新華社區還以線上直播等方式,連線海外華僑,開展“云討論”“云分享”,突破空間限制,持續凝聚僑心。新西蘭華僑吳南君表示,云課堂大大拉近了海內外時間空間的距離,讓我們遠在他國依然能及時了解到國內最新理論。
聚焦務實為僑,著力維護僑益
街道以僑務工作與社區管理工作雙向的共同需求、共同發展為切入點,以“幸福僑聚力”為目標,開展“一月一主題”社區為僑服務、“緣來一家人”親情聯誼等主題活動,通過“社區為僑服務好、僑為社區做貢獻”的雙向服務活動,匯聚僑力,溫暖僑心,為基層僑務工作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針對轄區空巢僑眷的問題,街道組建一批“幫幫團”——以網格員、網格志愿者、統戰成員組成的服務隊,在親情視頻、老友聯誼等多項主題活動中牽線搭橋,構筑起“親情磁場”,為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提供精神關愛。
聚焦開發資源,著力發揮僑力
街道積極探索僑務工作與基層治理有機融合的新模式,通過挖掘僑眷中的能人骨干參與社區自治項目、鼓勵歸僑僑眷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等方式,積極為他們提供建言獻策、服務民生、報效社會的平臺。以協商議事會為載體,共同采集議題、確定議題、深入研討、共同商議,形成合力,目前在“老舊小區改造加裝新能源充電配套系統”等議題上都取得了居民滿意的協商成果。梳理出“街道民生項目需求清單”和“歸僑僑眷興趣資源清單”,促進僑眷資源和街道需求的有效對接,目前形成了覆蓋居民調解、心理咨詢、社群文化、青少年教育等領域的志愿服務項目十余項,僑界群眾通過開展各類文化宣傳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打造可靠的“唐閘朋友圈”。
今后,唐閘鎮街道將繼續堅持雙向僑務服務工作方法,讓“街道為僑服務好、僑為街道貢獻多”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努力開創“共建共治共享”的僑務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