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驢友相邀,我們一家人前往普陀山,領略了舟山風土人情和迤邐風光。
那天凌晨,天剛蒙蒙亮,我們就從寧波市區出發。車窗外,形態各異的跨海大橋把海灣、山峰連為一體,仿佛在播放著鴻篇巨制的立體電影。置身于這世外桃源般的山水畫中,人們情不自禁地舉起相機,無不為舟山人的幸福當下和美好明天祝福。
經過約兩個小時車程,我們一大早就抵達舟山本島最南端的朱家尖。朱家尖與普陀山隔海相望,輪船碼頭上人山人海,乘快艇擺渡只需15分鐘,但候船時間比較長。快艇來往穿梭,好一派繁忙景象。導游說,每天登島的游客最多可達數萬人。
普陀山,既是風景名勝區,也是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并稱的“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作為舟山一千三百九十個群島之一,普陀山南北狹長如蒼龍臥海,風光旖旎,洞幽巖奇,古剎琳宮,云霧繚繞。
上得岸來,我們被眼前的迷人景色所陶醉。整座島嶼郁郁蔥蔥,澄徹空明,有著一種仿若天國般的寧靜。普陀山真不愧為佛教圣地,在普陀山這片神奇土地上,處處彌漫著濃郁而又神秘的佛教文化氣息。抬頭古木參天,遠眺古寺若隱,細聽莊嚴肅穆而又天籟般的梵音和佛教音樂繚繞,就連新鮮空氣中都時不時地飄過一縷縷香燭的味道。
普陀山面積不大,但風景和佛教名勝很多,有“三寺”(普濟禪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三寶”(多寶塔,楊枝觀音碑,九龍藻井),“三石”(磐陀石,心字石,二龜聽法石),“三洞”(朝陽洞,潮音洞,梵音洞)和“十二景”(蓮洋午渡,短姑圣跡,梅灣春曉,磐陀夕照,蓮池夜月,法華靈洞,古洞潮聲,朝陽涌日,千步金沙,光熙雪霽,茶山夙霧,天門清梵)之說。
普陀山景點眾多。島上全部走過,即便是走馬看花,僅僅一天時間是絕對不夠的。我們只是挑選了部分。所見所聞,擇其要者,略記一二。
第一站去紫竹林禪院內的不肯去觀音院。我從行程單上看到此名,不甚了了,這名字竟如此拗口!原來卻蘊含著一個傳奇故事。公元824年,有一個日本和尚慧濟,到山西五臺山寺院進修,臨畢業回國前,去每一尊佛像前拜別,當他來到一尊觀音像前時,長跪不起。五臺山寺院的住持明了其心愿,主動將觀音像相贈;蹪L塵仆仆來到普陀山,準備在此渡海。第一天晴空萬里,但他一開船,便狂風暴雨,濁浪排空,渡船無法前行,只好退回暫住。第二天,風雨一直未停。第三天又是個好天氣,慧濟打算駕船趕路。他的船剛一離岸,便被一朵朵鐵蓮花團團圍住;蹪D悟,從船艙中請出觀音像供在船頭,跪拜道:如果觀音大士不愿東渡扶桑,他可隨觀音心愿,在此擇地供奉。從此,就有了這座普陀山開山鼻祖的佛教寺廟“不肯去觀音院”。此后,普陀山作為佛教圣地的香火越來越旺。
在海軍招待所用過中餐之后,我們前往“普濟禪寺”。這是普陀山最大的寺廟,又名“前寺”,是普陀山上供奉觀音菩薩的主剎!捌諠U寺”的大門不開,游人都從東山門入內。相傳當年乾隆微服私訪至普陀山,在佛頂山上游興正濃忘了歸時,返回普濟禪寺時大門已經關閉。看傳達室的小和尚嚴守寺規,乾隆只能從東山門進。小心眼的乾隆回到紫禁城后還耿耿于懷:“從此以后此門不開!”這扇大門也就成了老百姓的一道墻,只有國家元首、寺院開光或方丈第一次進寺才有資格進這扇大門。等級森嚴的官本位,其滲透力極強,即便是佛門凈地也難脫塵俗。
其后,按原計劃游西天景區,心字石、梅福庵、磐陀石、二龜聽法石、觀音古洞等處。一些老年人感覺太累,不想去了。導游征求意見,因是散團,四五十人,意見不一。年輕人則尊老為先,一致同意去風景如畫的千步沙海濱浴場。喜好運動的游客在沙灘邊瘋狂地嬉鬧了一番。有個小伙子光著腳,站在水中,對著大海一頓狂吼。還有的則在沙灘上涂鴉,拍照留念,別有一番趣味。
小孫女有點走不動了,我們就搭乘景區交通車前往碼頭。
奇山神水看不夠,汽笛聲聲催人歸。如畫的山,如歌的水,如詩的景,在車窗外晃過,逝去……
普陀山——“海天佛國”,我們還會再來看你!
作者:瞿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