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指針撥向2022年12月28日。
隨著新冠肺炎陽性患者數量的急劇增加,疫情防控進入新的關鍵階段,對于如何保障僑眷的基本防疫生活要求,特別是確診后的高齡空巢僑眷的生活保障,是社區面臨的一項重大考驗。
在日常電話尋訪中,崇川區學田街道紫荊花社區網格員了解到社區空巢僑眷朱阿姨和徐伯伯雙雙確診在家,徐伯伯現今94歲高齡,常年生病臥床,不能自理,日常全靠83歲高齡的朱阿姨照顧。此次兩位老人一同確診,在瑞典的女兒心急如焚,但因為要兩周后才能歸國,老兩口的基本生活瞬間失去保障。得知此情況后,社區第一時間發起號召,轄區僑社團、志愿服務組織多方積極響應,一場守護“空巢”僑眷的戰疫行動正式打響。
暖僑快餐呵護健康

“朱阿姨,這是社區給您配的愛心防疫包您收好,今天身體感覺怎么樣?有沒有好點?給您送來的飯菜,您趁熱吃,有什么問題第一時間聯系我們!”這是網格員在老夫妻雙雙確診陽性以后每天都會重復的詢問。一到飯點,在朱阿姨家樓下,都能看見一位拎著保溫桶的小哥進入同一個樓道。疫情反復,奮戰防疫一線的社區社工們相繼確診居家,但得知老夫妻的情況后,社區書記及時與街道聯系,經協調,由街道食堂保障老夫妻的一日三餐,由社區網格員負責配送。為了讓老人準時準點吃上熱乎的飯菜,網格員化身“外賣小哥”,每一餐都是風雨無阻、準時送達。
護僑網絡共克危難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學田街道“同心僑”公益服務社會組織益善社工事務所積極響應,以高齡獨居僑眷、殘疾人、患病人員等特殊群體為重點,組織志愿者多次開展急需藥品發放、生活物資代購、心理安撫等活動。當事務所得知朱阿姨老夫妻倆確診時,整個團隊除負責人施惠菊“陽康”在崗外,其他志愿者均確診居家。施姐不顧剛剛陽康身體虛弱,立即前往朱阿姨家幫其打掃、照料,并出現嚴重虛汗情況。在朱阿姨的強烈要求下,只能停止照料。回到家中的施姐始終放心不下日益虛弱的老人家,便通過事務所的關系網絡,組織居家志愿者們散發招募義工信息。不到一天時間,就招募到愿意接力照顧兩位老人的義工。在將注意事項千叮嚀萬囑咐后,施姐才放下一半心居家休養,期間仍不忘詢問老人的近況,關心備至。
愛僑服務守望相助

“小黃,真的非常非常感謝您,沒有你的照顧,我和你徐伯伯不知道怎么才能熬過來。”這是在義工小黃與朱阿姨及其女兒辭別時,朱阿姨的真情流露。小黃本名黃小利,自己經營著一家燈具店,是個名副其實的老板。當事務所聯系到小黃時,小黃正在宿遷,剛剛為同樣感染新冠但不幸離世的婆婆辦理完后事。在得知朱阿姨家面臨的困境時,當即答應施姐的請求,并于當天從宿遷趕回南通。放好行李后就第一時間來到朱阿姨家。94歲高齡的徐伯伯感染后一度無法進食,朱阿姨急得六神無主,有著長時間照顧癱瘓老人經驗的小黃臨危不亂,第一時間將情況反饋給幫扶醫生,并在醫生的指導下,精心烹調、耐心喂食、細心照料……經過一段時間調養,徐伯伯逐步恢復、轉危為安,而朱阿姨已將小黃當成閨女一般,小黃也親切的稱呼朱阿姨為“朱媽媽”,關愛之心溢于言表。
朱阿姨老兩口的情況在學田并不是特例,疫情之中,涌現出了無數的“外賣小哥”、“益善社工”、“愛心義工”,正是因為各方挺身而出、齊心協力,用愛溫暖“空巢心”,為戰勝疫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災難無情,但處處都體現了人間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