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市僑聯、市檢察院共同舉辦深化新時代檢僑常態化聯絡機制暨“檢僑聯動 護航發展”啟動活動。江蘇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兼秘書長張霓,南通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小紅,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惲愛民,省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第一檢察部主任柳慧敏,省僑聯基層組織建設部部長魏羽升,南通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蔡宏偉,市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李寧,崇川區委副書記、區長楊萬平等省市區領導出席活動。活動由南通市僑聯副主席崔宇青主持。


張霓、王小紅、惲愛民、柳慧敏、蔡宏偉共同啟動市檢察院、市僑聯深化新時代檢僑常態化聯絡機制暨“檢僑聯動 護航發展”活動。南通各縣(市)區檢察院、僑聯簽署并遞交“檢僑聯動”合作協議。崇川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孫亞發布了區檢察院與區僑聯先行先試、共同打造的“僑易通”品牌,介紹了“檢僑聯動”十項舉措。

張霓對南通市僑聯大力推進深化新時代檢僑常態化聯絡機制工作取得的成果給予高度肯定。張霓認為,近年來,南通市僑聯深刻把握新時代僑胞權益保障的新特點新規律,厚植“為僑服務”理念,積極探索“檢僑聯動”南通模式,加強與檢察機關密切合作,不斷豐富檢僑協作內容,深化檢僑聯絡機制,點燃為僑服務的“溫度”,拓寬愛僑護僑的“廣度”,挖掘維護僑益的“深度”,開展了很多有特色、有亮點、有創新的工作,做到了服務大局有擔當、維護僑益有作為,贏得了僑界群眾的普遍贊譽,維權工作相關經驗被《中國僑聯工作》“基層聲音”欄目刊登。“檢僑聯動 護航發展”相關經驗、創新做法,值得總結推廣。
張霓對南通市“檢僑聯動 護航發展”活動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提升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要將其作為僑聯組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依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實的具體行動,作為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抓手。二是堅持以人為本,務求工作實效。要把維護好僑界群眾的合法權益作為開展“檢僑聯動 護航發展”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通過維護僑益把暖僑心、贏僑心、守僑心的工作做到位。三是推動資源整合,實現創新發展。積極探索,勇于創新,不斷完善制度機制,拓展延升工作觸角,為檢僑合作機制賦能釋能。

楊萬平在致辭中表示,將以此次啟動儀式為契機,進一步了解僑胞需求,準確把握當前僑胞權益保護的新特點、新趨勢,細化惠僑制度和服務措施,深入推進“檢僑聯動”,營造“法護僑益 情暖僑心”的良好氛圍,讓廣大僑胞共享司法惠僑的成果,持續增強廣大僑胞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李寧介紹了“檢僑聯動”工作,他說,近年來,南通檢察機關適應市情僑情,強化檢僑聯動,創新工作舉措,持續做優涉僑檢察工作,有力維護僑胞僑眷的合法權益。一是能動履職維護僑益,精準打擊侵僑犯罪,二是聯動協作凝聚合力,加強與市僑聯的聯動協作,三是主動延伸強化治理,主動傾聽意見。

柳慧敏指出,開展“檢僑聯動”是對黨的二十大報告“加強和改進僑務工作”要求的具體落實,更是凝聚僑心僑智僑力的務實之舉,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引領涉僑檢察工作,二是創新工作機制,以高質量履職增強護僑暖僑實效,三是強化協作配合,以檢僑深融合提升為僑服務水平。


僑界代表江蘇鴻鵠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市僑聯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杲先鋒,東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肖冰,省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柳慧敏分別就僑企高質量發展的法治環境,世界變局視野下法治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的作用,僑商僑企復工復產中的法律風險防范進行了法治專題研討分享。


活動期間,與會人員實地參觀了和平橋街道檢僑Z3;馨和驛站和文峰街道檢僑Z3;暖融驛站建設,觀摩了崇川區檢僑聯動“一室+一中心+四驛站”的工作架構展板。

市人大、市政協、市紀委、市中級法院、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外辦、市僑辦、市市場監管局、仲裁委、公證處、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單位相關領導、委室部門負責人,各縣(市)區檢察院、僑聯、各在通高校僑聯主要負責人,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法律專家、僑界代表等近100人參加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