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恩顯,祖籍江蘇如皋,2004年出生于美國芝加哥,現定居法國巴黎,就讀于美國耶魯大學。他從小酷愛彈鋼琴,如今18歲他已成為旅法華人少年鋼琴家,施坦威青年藝術家,“音樂向善”運動創始人,獲得2019年法國電視二臺《神童達人秀》總冠軍,中央電視臺專門為其錄制了紀錄片《我不是神童:季恩顯》、《季恩顯:音樂向善》。
近日,季恩顯踏上“回鄉懇親”的旅程。如皋市僑聯堅持把加強海外華裔新生代“同根”意識培育作為構建新時代海外僑務工作的重要環節來抓,緊緊圍繞“根、魂、夢”主線,立體式感染、鄉情式浸潤,讓回到祖國和家鄉的華裔新生代在潛移默化中豐富感性認識、增進思想感情、深化身份認同和文化認同。

用熱情周到服務感染。得知季恩顯回鄉懇親的消息后,為便于聯絡聯誼,如皋市僑聯牽頭建立了包括其國內外直系親屬在內的微信群,適時傳遞行程信息、轉(換)乘地防疫要求、天氣變化和行程注意事項等。僑聯主動當好“娘家人”,以服務僑胞需求為導向,從他踏上家鄉熱土的那刻起,精心做好服務保障工作。主席姚大平親自陪同其祖父往返機場接送,在不打亂其行程的前提下,安排了感受中餐文化、參觀家鄉巨變、文化藝術交流等活動,讓季恩顯在切身體驗中深度感受家鄉的溫暖和關愛,慰藉了僑胞的思鄉之情。

用中西文化交流感染。聯合市僑辦策劃了“僑之音·家鄉情”——華裔少年季恩顯如皋鋼琴音樂會,來自全市僑聯工作者、歸僑僑眷代表和部分音樂愛好者,約300人現場聆聽了音樂會。音樂會立足中西方文化交融,季恩顯用復調手法、嫻熟技藝演奏了洋溢著濃厚古典氣息的貝多芬《熱情奏鳴曲》、寂靜幽瀾的肖邦《夜曲》、極具浪漫氣息的李斯特《西班牙狂想曲》等6首國外經典名曲,更難能可貴的是,從小在國外長大的他,深情演奏了膾炙人口的中國民族曲調《彩云追月》、傳唱大江南北的經典名曲《瀏陽河》和被世界華人華僑廣為傳唱的《我愛你中國》等中華優秀傳統曲目,演奏中飽含著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贏得現場聽眾的陣陣掌聲。

用本土紅色文化感染。紅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加強海外華裔青少年紅色教育,是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帶領季恩顯參觀了如皋紅十四軍紀念館,82歲的祖父季康老先生圍繞“幸福生活從哪里來?”,親自為孫子講述紅十四軍在江海大地上艱苦卓絕的武裝斗爭史和中國共產黨艱苦奮斗的紅色歲月。一件件珍貴革命遺物、一張張抗爭場景照片,對18歲華裔少年的心靈產生了強大的震憾。季恩顯深有感觸地說:“我與這些為了追求崇高革命理想和信念,20多歲就獻出寶貴生命的烈士相比,感覺到自己太渺小了。下次回到家鄉如皋,我一定多呆幾天,還要到這里參觀,對心靈再來一次洗禮!

用家鄉發展巨變感染。為充分感受家鄉變化和祖國的變遷,增強回報祖國回報家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贈送給他《如皋地方志》,帶領他參觀了如皋龍游河生態走廊、千年古剎定慧禪寺和始建于南宋時代的東大街歷史文化街區,季恩顯被鋪滿麻面石板的街心、獨輪車留下的印轍和青磚灰瓦的古樸建筑深深吸引,對有數百年歷史的迎春橋頭鐫刻的“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對聯產生了濃厚興趣,并駐足拍照留戀。季康老先生結合季家從父輩至今所居住過的土墻毛草房、土瓦房、農村二層樓房、城市商品房的演變過程,給孫子講述了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叮囑孫子要好好學習,爭取早日學業有成,多為祖國和家鄉如皋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