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冠疫情嚴峻復雜,“江蘇幸福物業”南通華僑藝術團停止了線下活動。藝術團的隊員們始終踐行“為僑服務、為社會服務”的建團宗旨,紛紛走向社區,加入抗疫志愿者隊伍,在戰“疫”一線演繹新的“舞臺”篇章。
線上朗誦 感染萬千觀眾
走進社區 當起抗疫先鋒
清明節,藝術團副團長、朗誦隊隊長姚云,被華僑博物館邀請參加 “緬懷華僑先輩 弘揚愛國主義” 線上朗誦紀念活動。她用一首贊美詩歌,歌頌歸國女杰董竹君支持中國革命的光輝一生,感染著網上萬千觀眾。線上下來,她又奔赴社區,參加志愿服務,開展對核酸檢測人員的測溫、查碼工作。連日來,該檢測點每日查驗人數達 3000人次,她用自己的戰“疫”行動,弘揚華僑先輩精神,發揮著共產黨員在抗疫一線的先鋒模范作用。

舞臺上吹響我的薩克斯
抗疫中操起我的測溫儀
黨員馬桂琪,是藝術團副團長、器樂隊隊長,也是一名薩克斯吹奏者。器樂隊的排練暫停后,馬桂琪即到社區報到,參與志愿服務,承擔卡口查驗任務。該防控卡口,每天有5000余人次、1000多輛車輛進入社區,查驗工作量巨大。但是,馬桂琪帶領志愿者們,對進入人員與車輛,始終按照一人不漏、每車必查的嚴格要求實施查驗,一絲不茍地履行著“守門員”的職責。他在執勤點上激昂表示:一個防控卡口,就是一個戰斗陣地。每當上崗前吹響我的薩克斯,仿佛響起進軍號。守好陣地,當好“守門員”,就是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

將思念藏在心底
把愛心奉獻社會
僑眷劉金鳳,是服飾隊的一名模特隊員。兩年前,丈夫突然患病離世。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來之時,劉金鳳對丈夫倍加懷念。然而,知悉社區防控一線需要志愿者后,她把思夫之痛默默藏在心底,毅然報名參加了志愿者。該檢測點每天接受居民檢測達五、六千人,自清明以來,她每次上崗后,都要服務到晚上十點才回家。劉金鳳深沉地說:“丈夫因病過早離世,讓我深知生命保護的重要。參加抗疫志愿者,為社區同胞提供生命保護的義務,是我告慰丈夫在天之靈的默默紀念。”

舞臺輝映晚霞紅
抗疫一線耀黨徽
在藝術團的老年隊員中,同樣活躍著一批老當益壯的 志愿者。他們雖然不能與年輕志愿者一起站崗守卡,但在社區防控工作中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有的擔任社區網格登記員,上門登記、核查數據,為居民發放采購通行證;有的在管控卡口協助工作人員開展查驗工作,當上一名助手。聲樂隊隊員樊榮強,是一位具有 50年黨齡的老黨員,雖然年逾七旬,卻積極要求社區黨組織給予安排工作。他精神抖擻地服務在核酸檢測現場,為絡繹而來的居民開展測溫,一干就是幾個小時,贏得居民群眾的一片贊揚。他們不僅在舞臺上輝映晚霞風采,也在社區的抗疫一線閃耀出黨徽的光芒。

在舞臺展示僑界風采
在“疫”線迸發抗疫激情
舞蹈隊是藝術團中的一支勁旅之花。疫情反彈后,舞蹈隊停止了排練,但隊員們并不閑賦在家,他們用抗疫志愿者的行動,迸發出為社區助力、為社會服務的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