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通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為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構筑起全民防控的堅強防線,崇川僑界積極行動。
就地轉崗我報到

“我們分組已到點位,負責從小區接送居民到核酸檢測點檢測”、“我今天在小區內挨家挨戶上門發放通行證”、“我今天在采樣點維持秩序,發外出采購證”……4月6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2022年第37號通告發布后,崇川區僑聯機關黨員干部迅速到所在社區報到,就地轉為社區疫情防控志愿者,同時協助服務企業——巖井服飾做好繼續生產申請報備工作。根據區級機關黨工委安排,區僑聯主席葛建林擔任了永興街道區級機關部門、區屬企事業單位志愿者總隊長,負責組織協調志愿者們參與所在社區防控,配合社區完善核酸檢測方案;同時在所在的保利香檳國際小區,配合社區做好群眾工作和政策宣傳,現場協調、維持核酸采樣點秩序,引導居民分批、有序參與核酸檢測。區僑聯二級主任科員徐佳作為觀音山街道新勝社區(屬于管控區)機關黨員志愿服務牽頭人,及時與社區對接聯系,組織轄區內的機關黨員志愿者積極參與,服從社區統一調度和分工安排。區僑聯兼職副主席杲先鋒不僅自己主動參與,爭當表率,疫情期間還先后組織53人次在城東、文峰、新城橋、虹橋等街道社區卡口、核酸檢測點開展志愿服務。區僑聯兼職副主席陳曉輝,委員吳海榮、陳華等也主動到社區報到,投身抗疫。大家每天在工作群和朋友圈里相互通氣、鼓勁加油!
黨員先鋒我帶頭

“我是共產黨員,理應在國家和社會需要我的時候主動站出來。”此次疫情來襲,社區卡口需要志愿者,城東街道北郭社區樂立鄰里黨支部書記、僑眷王瑞華第一時間號召北郭東村先鋒驛站的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先鋒驛站的45名志愿者全部加入到小區疫情防控中,還有許多不屬于先鋒驛站的居民也加入了進來。“敲門行動”過程中,他帶領支部的黨員骨干、微網格員們一家一家上門登記核查數據。他負責的網格內共有182戶,子女在上海、蘇州等地工作的多,周末回來的較多,他就每天往返于小區內進行全覆蓋排查,逐戶進行走訪登記。為了確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不漏一人,他不辭辛苦,夜間入戶,好多次回來的時候已接近凌晨。

疫情期間,學田街道僑聯分會黨支部委員姚杰榮、朱菊芳配合社區宣傳防疫知識,挨家挨戶上門登記,參與社區卡口值守,共筑抗疫防線守好自己的家園。朱菊芳說:“這段日子,我天天很晚睡覺,要等我在上海當警察的兒子報平安,他是一位轉業軍人,也是一位共產黨員,總是要沖在前面的。女兒也是共產黨員,放假在家里也在居委會報名參加了志愿者。作為一名老黨員,更應該履行好黨員義務!”
聚力防控我擔當

“守住防線不退一步,服務居民再進一步,我承諾,防控疫情,從我做起,隨時需要隨時上。”這是幸福街道僑界志愿者秦健寫下的請戰書。“上不了防疫一線,但我可以加入志愿者服務隊”。3月初,家住幸福人家的邢女士從香港回來,按照防疫政策需要7天居家,他們的生活垃圾需要按照要求送至衛生服務中心處理,秦健主動攬起這個工作。“說實話,心里也是有些擔心的,但是事情總要有人做,社區事情又太多了,這項工作還是我來做比較合適。”秦健說道,“我的孩子都在國外,每當他們有困難的時候,祖國都能第一時間給予他們很好的幫助,我們在國內也要盡一份自己的力量。”今年疫情發生以來,秦健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大數據核查。一天24小時隨時都有可能接到核查任務,忙起來甚至飯都顧不上一口,更不談休息了。盡管如此,秦健也未退縮,始終與社區奮戰在一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居民,秦健也能耐心細致地解釋,通過自己的方式化解他們的情緒。一個半月以來,他核查的數據約1300條。最近崇川區進行全員核酸檢測,他又加入消殺隊伍,負責核酸檢測結束后的場地消殺,幾乎每天都要忙到凌晨才能回家。

濠東社區在開展全員核酸檢測采樣期間,社區黨員、僑眷、網格志愿者積極參與。在采樣點負責疏導工作的曾一萍是一名僑眷,2020年以來,多次響應社區號召參與疫情防控。此次,她同樣沒有缺席。曾一萍說:“疫情防控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