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通市崇川區僑聯堅持黨建引領,注重做好“融”字文章,團結帶領僑界群眾奮進新征程,貢獻僑力量。
工作融合助發展,架好僑界連心橋

樹立大統戰、大僑務工作理念,以僑引僑、以僑聯僑,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新僑作用。一是架好宣傳橋梁。借助“僑聯之友”和海外同鄉會微信群,推介宣傳南通人文環境和崇川創新創業優惠政策;依托省、市創新創業活動平臺,推薦邀請海外人才、企業及知名人士回國考察、交流和展示;開展海外僑情信息采集,征集海外重點人士名錄和海外新僑口述史,涵養僑務資源、擴大雙招雙引宣傳。二是架好聯誼橋梁。通過締結友好僑聯、友好社團;邀請南通海外僑領研習班學員來我區考察;發布海內外新春賀信、拜年視頻傳遞溫暖、厚植鄉情;吸納優秀回國新僑和海外僑領擔任僑聯委員或兼職副主席,著力發揮他們在聯系、服務、凝聚新僑方面的積極作用。三是架好共贏橋梁。聯合區有關部門和僑商企業,推進成立區華僑公益服務中心、僑商會,通過加強走訪調研、組織考察交流、搭建共享中心、開展銀企對接、參加省新僑創新創業大賽等,切實做好僑商企業服務工作,為新僑企業提供注冊、法律、財稅、金融等服務。江蘇鴻鵠科技電子有限公司“5G-V2X和自動駕駛”項目獲江蘇省僑界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獎”;江蘇三潤服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通通機股份有限公司獲評“江蘇省優秀僑資企業”。
服務融合促提升,當好僑胞貼心人

正確把握“為僑服務”和“為大局服務”辯證統一的關系,在服務中鞏固鄉情鄉誼,凝聚僑心僑力。一是服務暖僑。持續打造節日“走基層、進僑家、送溫暖”、“僑界空巢家庭關愛行動”服務品牌,通過區僑聯主導實施“六送”服務、僑聯干部定期走訪慰問、僑界志愿者精神幫扶、僑界社團引領幫扶、社會公益組織參與幫扶、一鍵通平臺每月回訪等,努力增強僑界群眾對崇川的歸屬感、向心力。二是文化潤僑。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廣泛開展“親情中華”群眾主題系列活動,辦好崇川僑界大講壇,將“根、魂、夢”僑聯工作線融入其中。圍繞“百年頌歌”、“紅色記憶 ”、“同心筑夢”、“張謇精神”專題, 在全區僑界開展經典誦讀、藏品展覽、尋訪宣傳、故事宣講等活動,引導僑界群眾“奮進現代化 跑贏新賽程”。三是依法維僑。開展“法律宣傳月”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法治觀念;整合涉僑維權力量,圍繞建立涉僑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推進成立了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和涉僑糾紛訴調對接工作室,對近年來僑界維權典型案例進行總結,積極探索法律惠僑服務機制;參與市、區政協《在雙循環中發揮新僑作用》、《加強海外聯絡聯誼 助力“強富美高”新崇川建設》、《發揮涉僑糾紛調解中心作用,維護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合法權益》專題協商議事,為服務新僑創新創業、優化崇川營商環境建言獻策。
組織融合強引領,繪好僑界同心圓

深化僑聯改革,在推進街道僑聯提質擴面的基礎上,進一步織密黨建帶僑建、僑建服務黨建組織網絡。一是推進僑胞之家陣地建設。通過深入走訪調研、組織外出學習、爭取資金扶持、鏈接共享資源、聯動開展活動等,指導街道依托轄區黨群活動中心、文化載體資源、僑資企業和涉僑社團共建共享僑胞之家實體陣地16家,將思想引領、文化交流、維護僑益等工作融入日常。二是推進僑界社團建設。通過項目指導、資金扶持、實踐交流、形象展示、風采匯編、典型宣傳、規范管理等,積極推進1個基層僑聯組織+N個涉僑社團工作模式建立。指導3家區屬僑社團建立功能型黨支部。全區13家涉僑社團黨支部,通過黨建+項目、黨建+志愿,貫徹黨的主張、引領社團建設、團結僑界群眾。三是推進文化基地建設。結合主題黨日活動、聯系群眾大走訪,組織機關黨員干部深入街道走訪調研,以反映南通歷史根脈、弘揚張謇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展示僑界特色為重點,指導唐閘古鎮、寺街西南營歷史文化街區獲評江蘇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會同南通赤子情華僑圖書館、美國著名戲劇人物畫家段昭南推動創建“段昭南南通百戲藝術館”。開展“僑心向黨--紅色地標”打卡活動,把“同心僑”黨建服務品牌宣傳與紅色文化、張謇文化、華僑文化宣傳有機融合,通過線上線下宣傳,擴大了“同心僑”黨建品牌和華僑文化交流基地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