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區和平橋街道牢牢把握新時代僑務工作主題,依托街道“僑胞之家”,立足“三心”工程,努力增強僑胞僑眷的歸屬感,切實激發街道僑務工作活力。
愛心助力,深化為僑服務

街道“僑胞之家”先后開展了“343”主題活動。一是“三優”服務。各社區均建有歸僑僑眷底冊,做到優先、優惠、優質為僑服務,對于歸僑僑眷的煩心事,開通綠色通道。寺街騰遷中,遠在澳大利亞的張潔云(世界冠軍)無法歸國,街道“僑胞之家“伸出援手,與張潔云取得聯系,從騰遷簽約、交房、選房到最后拿房,派專人負責對接,讓張潔云一家騰遷圓滿畫上句號。二是“四必訪”關愛。歸僑僑眷家中有重要事情發生時必訪、有海外親人回通探親時必訪、在重大節日和傳統節日時必訪、在歸僑僑眷生病時必訪。起鳳社區嬤嬤服務隊等志愿團隊利用中秋、國慶等重大節日,將高齡僑眷接到活動室,在慰問僑眷的同時,送上精神關愛。三是“三個一對一”幫扶。一對一幫扶子女不在身邊的歸僑僑眷家庭,一對一幫扶身患重病的歸僑僑眷,一對一幫扶下崗失業的歸僑僑眷。北濠東村社區義工聯合會、百花苑社區軍嫂藝術團等志愿組織積極加入,為僑眷提供個性化一對一幫扶。
同心協力,培育社團組織

街道“僑胞之家”抓好“敲心門、橋連心、巧智囊、俏夕陽”四個服務重點,穩固構建起志愿服務、參與管理、自身健康的社團服務僑眷新動態。一是“敲”心門團結歸僑僑眷志愿奉獻。2021年初,和平橋街道“僑馨居”向轄區內的歸僑僑眷發出倡議,啟動“衣+益=愛”行動,為陜西省佛坪縣袁家莊街道的貧困家庭小朋友捐贈衣物。僑屬企業南通新華僑教育管理中心黨支部帶領中心教職工,定點結對百花苑小區,協助疫情防控。二是“橋”連心實現歸僑僑眷互幫互助。百花苑社區軍嫂藝術團的僑眷們主動結對幫扶社區九十多歲老僑眷趙學明,堅持每周必訪,開展各類關愛服務。三是“巧”智囊引領歸僑僑眷獻策社區。“僑胞之家”鼓勵歸僑僑眷圍繞社會治理創新,挖掘自身資源,開展為僑服務。濠陽社區僑眷吳更生、徐賢成為寺街、西南營歷史文化街區的資深講解員與文化收集者,帶領來客了解南通老城歷史,傳播老城文化。四是“俏”夕陽帶領歸僑僑眷樂享生活。“僑胞之家”先后組織歸僑僑眷開展“鐫刻百年時光,記錄首善和平橋”攝影作品展。2021年6月,“僑心影院”正式揭牌,每月歸僑僑眷有了看電影的好去處。在“僑胞之家”大家庭里,僑眷們活出老來俏的滋味與品味。
凝心聚力,增強僑界聯誼

一是通過“僑之魂”主題活動聚僑心。街道“僑胞之家“依托寺街、西南營歷史文化街區,以“賡續紅色血脈、凝聚僑界力量”為紐帶,打造紅色尋訪路線,以“根、魂、夢”進一步喚起歸僑僑眷、華僑華人的愛國愛鄉情懷。2021年9月,寺街西南營歷史文化街區被江蘇省僑聯確認為“江蘇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二是通過“僑之樂”主題活動娛僑心。街道“僑胞之家“推出“僑·悅”主題月活動,開展以學習交流、活動展示、文化宣傳、為僑服務等四大方面為基礎模塊的主題活動,通過看新貌、話家風、觀電影、書情懷、賞美景等,增強歸僑僑眷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三是通過“僑之魅”主題活動暢僑心。增強有才藝的歸僑僑眷參與社區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力支持和鼓勵他們與居民自導自演各具特色的文藝節目,舉辦攝影展、書畫展等特色文化活動,在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增進友誼,凝聚僑心。四是通過“僑之情”主題活動連僑心。今年以來,街道“僑胞之家”先后開展了歸僑僑眷新年送祝福、海外華人華僑“同心向黨”視頻連線、百人古琴合奏“唱支山歌給黨聽”、“百年夢 家國情”隨手拍等活動,引導僑界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畫好僑界團結最大同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