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圓、倍思親,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為進一步弘揚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社區居民節日文化生活,凝聚人心,增強社區鄰里凝聚力和歸屬感。永興街道僑聯分會走進轄區歸僑僑眷家中,為他們送去節日的溫暖與祝福。
越江社區僑眷郝銘芬開心地笑道:“兒子定居在國外,每年中秋只有自己和老伴一起過,今年街道僑聯組織的活動特別有意義,豐富了我們老人家的精神生活。”越江社區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是永興街道僑界家庭最多的社區。佳節來臨之際,越江社區組織居民、鄰里理事長、“燎原社”公益志愿者、大黨委成員單位在小區廣場長廊開展中秋“9月廉政”、“安全法規”猜燈謎,“中秋月餅一起做”等活動,邀請了社區的僑界家庭共同參加。

一直以來,永興街道僑聯分會積極探索僑務工作舉措,堅持豐富僑務工作內容,努力提升為僑服務水平,不斷激發僑務工作活力。

街道僑聯分會多措并舉,建立健全僑務工作機制。不斷延伸僑務工作覆蓋范圍,不斷完善僑情信息庫,定期做好歸僑、僑眷、留學人員等的信息更新梳理工作,跟蹤動態管理,為開展好僑務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天安數碼城園區青年之家等活動陣地,加強與僑界人士的溝通交流。開展“僑情談心”茶話會,了解僑界群眾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組織歸國留學人員交流座談,提供政策咨詢、創業幫扶等服務;邀請僑界人士共同學習百年黨史,傳承紅色精神。
在知僑懂僑的基礎上,街道僑聯分會進一步加大為僑服務力度,發揮孺子牛精神做好服務工作。在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傳統節日,組織走訪轄區僑界代表人士,慰問困難歸僑僑眷,送上暖心關懷與祝福。開展“幸福門鈴”、“睦鄰拾年”等特色服務項目,組織僑聯分會干部、青年志愿者定期對老年歸僑僑眷進行上門探訪、上門服務。街道僑聯分會積極開展涉僑法律政策宣傳活動,幫助僑界人士了解自己的身份權益、提供聯系渠道。同時組織社區僑務干部和有關法律工作者深入社區開展僑法宣傳和咨詢服務,積極推進依法維權和為僑服務工作。在天安數碼城園區等歸國留學人員聚集地設立宣傳點,發放僑務政策知識宣傳手冊,確保僑法宣傳月活動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在街道僑聯的積極倡導和號召下,僑界力量正在不斷凝聚。越來越多的僑界人士投身公益,參與社區治理。疫情防控期間,永和佳苑社區的僑眷們積極參加到社區的防疫隊伍中來,張貼疫情防控宣傳資料、做好入戶摸排等工作,贏得了社區居民們的一致好評。轄區內僑企通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微力基金”項目,資助困難員工及社會困難群眾2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