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省僑聯獲悉,南通新增3家“江蘇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他們分別是海安青墩遺址博物館、“寺街R26;西南營”歷史文化街區、南通唐閘古鎮。截止目前,我市已有18家省級華僑文化交流基地,3家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讓我們去認識一下這新增的3家基地吧!

海安青墩遺址博物館總占地面積約2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 2019年5月18日進入試運行并對公眾免費開放。該館自開放以來,定期組織僑界群眾參觀、學習,為僑界群眾提供一個了解海安歷史文化的場所。館內還定期進行華僑專題展覽,宣傳先進華僑事跡,弘揚華僑精神,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推進愛國主義教育。

“寺街R26R26;西南營”歷史文化街區位于南通主城核心區,是南通市區現存最古老、歷史文化積淀最為深厚的區域,是南通歷史文化的根脈,是南通“記憶”保持最完整、最豐富的區域。這里有華僑徐雄的哥哥徐驚百烈士、心理學家丁瓚、詩人江村等的愛國故事,有南通第一位留美學生徐庚起、范當世(范曾的曾祖)、趙丹等名人故居。街區內以僑眷徐賢、吳更生為首的志愿者,積極參與歷史街區保護與更新,成立了六橋文化社,排出五條接待參觀路線,收集街區紅色記憶、歷史文保、風土人情等,整理出《崇川根脈》12期,拍攝百位長者口述歷史影像志等。

南通唐閘古鎮擁有豐富的工業文化遺產,已進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名錄備選名單,被兩院院士吳良鏞先生命名為“中國近代工業遺存第一鎮”。位于通揚運河兩岸的“湯家巷”“新民巷”“復興巷”“渡口巷”等歷史文化街區經修繕后成為了全省名城保護示范項目;“唐閘紅樓”“大達內河輪船公司”等重要舊址已升格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生碼頭被評為江蘇省最美運河地標之一。唐閘古鎮是張謇企業家精神和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印象館、張謇家風家教館、糧業公所等文化展館通過科學的展陳手段,充分展示了張謇的愛國情懷、開放胸襟、創新精神等優秀品質,充分發揮名人效應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成為聯系海內外華僑華人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