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以來,南通市崇川區新城橋街道僑聯分會充分發揮轄區“僑”力量,動員轄區廣大僑界群眾積極參與社區疫情防控,用一顆顆愛心構筑起一座堅實可靠的“疫情防護墻”,奏響“僑”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強音”。
線上+線下,多點宣傳匯“僑”智
新城橋街道僑聯分會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疫情防控“僑”志愿服務隊開展全方位宣傳。線下通過組織僑界志愿者在各居民小區樓道口張貼防疫健康提示,在各交通要道、醒目位置懸掛宣傳橫幅,在網格內開展小喇叭、無人機流動宣傳等接地氣的方式,真正做到防疫宣傳“全覆蓋”。截至目前,僑界志愿者已張貼防疫海報500余份,懸掛宣傳橫幅10余條。

僑眷楊海英,是南通市華僑藝術團的一名舞臺攝影師,創作的僑界攝影作品,在江蘇省僑界攝影作品比賽中多次獲獎。為用自己的專業為疫情阻擊戰貢獻力量,她妥善解決老父親住院陪護問題,深入“疫”線,用鏡頭記錄僑界志愿者們助力抗疫防控畫面,通過視頻號“僑音書苑”進行線上宣傳,普及疫情防控知識,記錄僑界抗擊疫情中的感人事跡,引導群眾科學防“疫”、理智抗“疫”、齊心戰“疫”。
志愿+防控,定點執勤聚“僑”力
“您好,麻煩出示一下雙碼,配合測量一下體溫。”戴著紅袖章的志愿者朱翠蘭正站在崇川區八廠社區防疫卡口,為過往行人、進出車主測量體溫,提醒居民做好疫情防護措施。

朱翠蘭是新城橋街道僑友藝術團招募的志愿者之一,小區封閉管理后,她主動請纓,從7月底起,就堅守在社區一線參與疫情防控。志愿號角,有召必應。自街道發布志愿者招募令以來,僑友藝術團先后有近30名志愿者主動請戰,“逆行”在轄區的大街小巷。街道統一實施24小時輪班值守制,嚴格執行測溫、查證、驗碼、登記等“四件套”防控流程。僑友藝術團的志愿者們采取“卡口值守接龍”的方式,自主選擇值守時間,輪流參與卡口值守,做好人員排查、秩序維護、體溫測量、信息錄入等工作,為防疫貢獻志愿“僑”力量,確保一方平安。
關懷+溫情,卡點慰問暖“僑”心
“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特別辛苦,過往人員、車輛這么多,你們年紀這么大了,工作量太大了。捐贈物資只是略盡我們的一點綿薄之力,希望給他們送上一絲溫暖。”在新城橋街道文峰社區卡點處,南通洋海廣告傳媒有限公司志愿者徐沐送上了方便面、面包等慰問品,感謝卡點僑界志愿者的辛勤付出。

連日來,轄區愛心企業、施工隊伍等紛紛以捐贈物資的形式參與到疫情防控中,讓疫情防控充滿溫暖與感動。其中,南通磊達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為八廠社區易家橋壹號院卡點捐助防疫物資萬余元。小區的熱心居民也不斷地為各卡點值班的志愿者們送上了西瓜、礦泉水、椰子汁、綠豆湯等各種各樣的暖心防暑食品,用小小的舉動和問候傳遞著對一線防疫志愿者的關心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