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通市崇川區唐閘鎮街道僑聯分會堅持以“黨建帶僑建”,圍繞“凝僑心、匯僑智、聚僑力”的總體目標,立足街情僑情,打造“共享一家人”僑建工作品牌。
紅色共享,思想領僑。開展“三學三感”活動。依托大生集團內的南通第一個“獨立黨支部”特有紅色資源,以“僑心向黨”為主題,帶領僑眷開展學黨史、感黨恩, 學國史、感國強,學先賢、感發展的“三學三感”活動。參觀“三個地方史館”。為了讓僑眷深切感受建黨100周年的豐功偉績,組織僑眷和黨員群眾共同參觀《中共南通地方史展》、張謇博物館、大生集團舊址,零距離觸摸地方黨史、地方史料、地方人物,共話弘揚張謇精神,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共話紅色傳承。組織僑眷和黨員群眾同聽紅色故事、同觀紅色電影、同游紅色基地,共話紅色傳承。通過上述活動,引導僑眷愛黨愛國愛家鄉。

服務共享,多元惠僑。平臺服務及時到位。街道依托社區服務平臺,建立僑眷專線,提供政策推送、咨詢解答,平臺建立以來,已累計向僑眷推送各類信息100余條,解答問題20余條。代辦服務迅速快捷。公園社區成立“共享一家”志愿服務隊,以“共行同享”為服務理念,定期上門了解僑眷需求,制定代辦服務清單四大類16項服務內容,開展“代跑、代購、代寄、代送”服務。互助服務實現雙贏。依托社區轄區資源,成立“僑心”服務隊,以僑眷為主體,吸收僑務干部、熱心僑務工作的黨員群眾參與,開展助教、文明創建服務。疫情期間,僑眷趙淑萍積極參與社區防疫,早晨為小區居民登記出入信息,晚上則上門了解小區住戶情況,為社區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價值共享,品質立僑。讀書會上有僑胞。依托江蘇十大最美圖書館尚書院,讓僑胞在書海暢游,品茗會友讀書,同時引進社會閱讀組織,開展各類讀書活動,街道先后組織僑胞開展“親子閱讀”會、名著品讀會、僑眷與作家面對面等閱讀活動。文化尋根僑胞行。依托唐閘印象館、張謇家風家教館、湯家巷風貌休閑區等豐富的人文資源,開展僑胞文化尋根活動,努力增強僑界群眾文化自信,筑牢愛黨愛國思想根基。主題文化看僑胞。兩年來,以“僑胞之家”為載體,共開展各類主題文化活動50余場。以尚書院“學用聊吧”為平臺,每周開展國學文化系列講座,邀請專家學者作為分享嘉賓,深度解讀國學名著,鼓勵轄區僑界群眾分享交流,傳播傳統文化、啟迪智慧;組織僑界群眾開展“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看家鄉”、“尋覓革命者足跡,傳承愛黨愛國精神”、“弘揚張謇企業家精神 開啟‘十四五’新征程”、“帶一本書來 換一本書走”圖書漂流等活動,讓他們在豐富文化生活的同時,增強愛黨愛國愛家鄉的情懷;組織僑胞開展“老少共學黨史 薪火代代相傳”、“學習百年黨史凝聚僑心僑力”等活動。

載體共享,品牌樹僑。精心打造社區“僑胞之家”。利用公園社區公共服務平臺,專門騰出建筑面積60M2,打造集展示、休閑、學習、會客為一體的社區僑胞之家,使其成為基層僑務工作的主要陣地。精心打造“僑胞學吧”。利用尚書院豐富的圖書資源,高水平建設“僑胞學吧”。尚書院毗鄰千年古運河——通揚運河,占地面積八百多平方米,為僑界群眾提供了攝影、閱讀、健康養生、手工制作、國學講座等服務。同時它也是依法維護僑益、開展僑法宣傳的新平臺。精心打造僑建網紅點。與區僑聯聯合打造“僑心向黨”網紅打卡點,全面征集打卡作品,擴大僑界影響力,擦亮“同心僑”品牌。

民主共享,依法護僑。匯集僑智。街道充分發揮轄區僑界群眾文化層次高、參政議事強、人脈資源廣、專業素養好的優勢,鼓勵和支持僑界群眾通過“有事好商量”、“周五會客廳”等平臺參與社區協商議事。2020年,僑眷提出河東新村雨污水排放、公園二村老舊居民樓維修、河東新村新增智慧門禁等有效建議5條,為社區居民生活品質的提高貢獻了智慧。 維護僑益。街道邀請律師為僑界群眾提供免費涉僑法律知識專項咨詢,依托網格化管理、宣傳欄、宣傳手冊,開展僑法宣傳、僑務政策解讀活動,提高僑界群眾法制意識,兩年來共發放《涉僑法律服務手冊》、涉僑法規知識宣傳單等200余份。拓寬服務。街道設立的“僑情日志”,細致掌握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現狀,強化服務功能,切實有效地幫助、扶持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真正樹立“僑胞利益無小事”的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