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端午至,每逢佳節倍思親,粽香傳真情,愛心獻僑眷。通州區金沙街道北山社區始終把歸僑、僑屬僑眷當作社區建設的寶貴資源,堅持“以僑為橋,僑連萬家”的宗旨,致力于了解僑情、凝聚僑心,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傳遞給社區的僑眷們,6月10日上午,北山社區在“僑之家”開展了以“粽香端午情 僑眷一家親”為主題的端午僑眷聯誼會。

包粽子、做香包,助農扶貧顯初心。香香的粽子是思念,青青的粽葉表惦念,粘粘的糯米是掛念,紅紅的大棗表想念,大家將自己的祝福包進粽子里。香包的的制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戰國時期,屈原的《離騷》中有“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活動一開始,大家拿出早都準備好的彩布、絲線、香料一起縫制出了五彩斑斕的香包。大家把包滿祝福的胖胖的粽子送到社區的幾家貧困戶,希望他們能夠感受到社區大家庭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也是僑眷回饋社會的體現。

宣僑策、解僑憂,貫徹落實為僑辦實事。座談會上,社區負責人帶領僑眷們一起學習了僑務政策,對華人、華僑、歸僑、僑眷等定義一一作了詮釋,對涉僑人士的權益也作了解讀,形成了知僑、愛僑、護僑的濃厚氛圍。社區負責人表示:“僑眷的子女們都遠在海外,隨著疫情的變化,黨和政府、社區也十分關心海外的僑胞們,如果有需求,我們也將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僑眷王伯伯說到:“我們已經80歲了,兒子在國外已經20多年,今天要為了接種疫苗的事情感謝社區,社區不僅幫我們預約了疫苗,更是關心我們接種后是否有異常情況,通過這些小事更能體會到社區對我們的關心關愛,遠在海外的子女們也特別放心。”
學黨史、頌黨恩,堅定不移跟黨走。座談會上,社區負責人還帶領大家一起學習了黨史,很多僑眷也是從戰火紛飛的年代走過來,他們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波瀾壯闊的奮斗史,大家都感觸頗深,紛紛表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也經常教育遠在海外的兒女,要始終感念共產黨,始終牢記自己的根在哪里,即使遠在國外,也要傳遞中國好聲音。”
此次活動,搭起了僑眷與社區溝通的橋梁,增進了僑眷之間的情感交流,凝聚了僑心,讓社區進一步了解到了僑眷的生活和需要,也讓他們真真切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街道和社區會認真貫徹落實僑務政策,圍繞大局、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盡最大努力為歸僑、僑眷服務好,保障好他們的生活,努力使他們過得安心、住得舒心、諸事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