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區和平橋街道濠西社區位于南通老城區的中心地帶,僑務資源較為豐富。近年來,社區僑胞之家堅持“黨建帶僑建”“僑建服務黨建”的工作要求,順應僑情發展變化,在實踐中創新方法,以“僑”架橋,不斷推進新時代社區僑務工作。
聚僑力 架起共克時艱的同心橋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舉國上下齊心抗疫。在這個關鍵時刻,濠西社區的僑眷積極響應,或來到防疫一線爭當志愿者,或創作文藝作品鼓舞士氣……他們為奪取抗疫勝利貢獻了“僑”力量,架起了共克時艱的同心橋。
“勇赴江城志氣豪,臨危受命著征袍。忠貞報國除瘟疫,巾幗英姿舉世驕。”今年2月,在得知侄女李昕報名參加了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組成的國家緊急醫學援鄂救援隊后,當時還在國外探親的原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濠西社區僑眷汪開給侄女寫下了這樣的詩句,鼓勵她“英雄行逆路,丹心戰疫情”。李昕在汪開的鼓勵下,積極工作并向黨組織遞交了火線入黨申請書,且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外,汪開還寫下《鐘南山院士贊三首》、《念奴嬌——南通市一院赴黃石醫療隊贊》等作品,以詩為鼓,凝聚同心戰疫的磅礴力量。

僑眷陳萍則主動到社區僑胞之家報到,戴上紅袖套在華迪小區值勤,成為居民口中甜蜜的“婆婆嘴”,同時,還組織周邊群眾、社團伙伴參與疫情一線防控。
引僑智 架起基層治理的連心橋

“43幢東側的空地閑置著,或許可以在那里安裝公共晾衣架。”在濠西社區環保公益組織“春暖花開”護綠隊關于濠西花園安裝公共晾衣架的座談會上,護綠隊骨干、僑眷吳美玲提出建議。濠西園43幢位于濠西花園的最西邊,其地理位置導致日照范圍小、時間短,滿足不了部分居民的晾曬需求,所以許多居民在東邊空地上拉繩曬衣曬被,將晾衣繩綁在樹上、電線桿上,既不美觀,也不安全。因此,在深入了解情況、廣泛征求民意后,“春暖花開”護綠隊牽頭在濠西園43幢東邊空地搭建了一處長達15米的便民晾衣架,解決了居民曬衣難題。

除了環保公益組織,濠西社區僑胞之家還引導轄區僑眷參與文藝類、志愿服務類社會組織,匯聚僑胞僑眷智慧,為基層治理獻計獻策。有參與“俏夕陽”藝術團的僑眷陳萍,她以快板、朗誦、舞蹈等文藝形式為和諧鄰里建設貢獻力量。還有服務于社區心靈驛站的僑眷史紅梅,她運用專業心理知識為轄區青少年健康成長護航。
護僑益 架起為僑服務的暖心橋

“這條鐵路開通以后,將大大便利咱們老百姓出行,南通未來的發展不可估量啊。”7月30日,在濠西社區僑胞之家組織僑眷開展的“參觀滬蘇通大橋 感受南通新貌”主題活動上,濠西社區僑眷樊麗華不禁感慨。從今年起,濠西社區僑胞之家推出“僑連心”主題活動,圍繞“敲心門、僑連心、巧智囊、俏夕陽”四個主題,推出一月一活動,從而凝聚僑眷、匯聚僑心。
“吳阿姨,這是您的生日蛋糕,祝您生日快樂。”生日這天,僑眷吳美玲收到了社區僑胞之家送來的暖心蛋糕,十分高興。這也是濠西社區僑胞之家凝聚僑心、維護僑益的具體舉措。濠西社區僑胞之家按照網格劃分,成立了一支僑情聯絡員隊伍,聯絡員定期了解僑胞、僑眷、歸僑近況,形成問題清單,并上報社區僑胞之家,按照實際情況及時幫扶。目前,共服務僑眷34人,其中70歲以上的空巢僑眷4名,結對幫扶2對,累計開展活動20余場,社區僑胞之家努力增強社區僑眷的歸屬感,不斷提升服務僑眷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