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由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和北京電視臺共同策劃出品的大型電視節目《魅力僑鄉行》攝制組走進南通,開啟為期10天的拍攝工作。

此次拍攝由北京電視臺召集專業人員組成的攝制組親赴南通展開拍攝。拍攝遍布南通各地,南通的秀美風光、江海美食、風土人情、僑鄉特色等都將在鏡頭中一一呈現,其中包括南通的華僑博物館、李昌鈺刑偵博物館、“華僑村”林西村和界北村等具有僑特色的場景和人物。該節目成片后將在北京電視臺《四海漫游》欄目和海外媒體播出,向海內外全方位展示“新僑之鄉”南通的風采和魅力。
首天的拍攝安排在南通華僑博物館和南通博物苑進行。南通市僑聯主席吳亞軍向攝制組重點介紹了南通的僑情以及僑界對南通發展的貢獻,又對近年來南通僑聯的發展情況進行了概括,對南通“新僑之鄉”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在江蘇省唯一一家華僑博物館——南通華僑博物館、中國人獨立創辦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館——南通博物苑,攝制組對兩個館的情況和館藏進行了深入地了解和詳盡地拍攝。當天下午,攝制組來到通州區著名的“華僑村”界北村,專門采訪了從事家紡制作的紡織工人,并走進他們的生活,去發掘一個普通華僑村人的生活狀態和價值追求。

未來幾天,攝制組將前往如皋、海門、海安、如東、啟東等地,多視角、多場景、多主題捕捉南通的“僑”味。
攝制組導演表示,南通的精神,重在一個“通”字,地理上四通八達,文化上通文達禮,經濟上通時合變,做事上通達老練,從推進歷史,到新中國的建設,南通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所以在這期片子中,打算從“走出去、走回來、堅守的”三個角度拍攝南通僑鄉,挖掘南通人的精神屬性,最終展現出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僑鄉。

《魅力僑鄉行》欄目旨在宣介僑胞助力地方發展,向海外華僑華人講好家鄉故事,宣傳華僑華人愛國愛鄉的桑梓情懷,反映新時代僑鄉的滄桑巨變,展現僑鄉的“美麗”和“魅力”。節目第一季播出后受到了華僑華人的高度贊譽。此次《魅力僑鄉行》第二季節目組將赴廣東順德、東莞、中山,福建福州、寧德、石獅,江蘇南京、淮安、南通,安徽合肥、歙縣等地進行采訪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