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蘇通鐵路7月1日正式運營,這是南通人民期盼已久的大喜事。7月5日,南通市僑聯新華僑留學生眷屬聯誼會、南通市華僑博物館組織部分會員及僑界志愿者乘坐動車到張家港,參觀并體驗感受這具有世界最先進水平的公鐵兩用斜拉橋——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的雄姿與壯美。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鐵網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期工程從南通跨越長江,途經張家港、常熟、太倉后進入上海,大大縮短了南通與上海和蘇南地區的距離。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鐵兩用大橋,上層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下層為雙向四線鐵路,整個大橋氣勢雄偉壯觀,是世界建橋史上“高大新”的典范,被國家授予65項專利。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的建成標志著南通正式加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徹底改變了向南鐵路不通的交通瓶頸,南通全方位融入蘇南,全方位對接上海,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邁進高鐵時代。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7月1日的全線通車,是長江兩岸人民的特大喜事,是江蘇乃至全國人民的特大喜訊,也是敬獻給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的一份厚禮。在市僑誼會、華僑博物館發起和組織下,40余名會員及僑界志愿者5日上午來到新建成的南通西站,乘坐動車,途經大橋下層鐵路線一看大橋的雄姿。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一路上大家感受著動車的平穩與快速,紛紛在動車上合影留念,留下這首次乘坐動車過大橋的體驗和激動的臉龐。動車飛快,11公里的大橋瞬間劃過,寬闊的江面上百舸爭流,大家全神貫注的眼神唯恐在短短的2分鐘過橋時錯過眼前的一幕幕景致。僅僅15分鐘,動車就到達了張家港站,來到了中國最具魅力的休閑鄉村之一的永聯小鎮。大家在這里感受永聯村新農村建設的風貌。

下午,大家乘坐大巴經過滬蘇通長江大橋的上層公路返回南通,從大橋的公路段二看大橋,感受大橋公路段跨越長江的風景。返回南通途中,一路感受著家鄉變化,會員和僑界志愿者即興改編演唱歌曲,表達內心的喜悅和激動的心情,歌聲將車上的氣氛帶入了高潮。
大巴將會員們帶回到了大橋北岸,讓大家在江岸橋墩下不遠處三看大橋,可以近距離再次觀賞大橋的雄偉與壯觀。橋下,大家一起高歌《歌唱祖國》,歌頌共產黨給我們帶來的美好生活。
參加的會員和博物館僑界志愿者激動地表示,此次參觀活動太有意義了,提供 “三看大橋”游覽體驗活動,更增加了對家鄉的熱愛。
行程結束前,僑誼會會長李小萍談了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設的意義及為南通發展帶來的重大利好,她希望會員們除了自己親身感受,也要積極向海外宣傳,把中國的發展、南通的發展及時傳遞到海外,為南通發展作出貢獻。同時她也鼓勵會員們今后積極參加僑誼會活動,努力把僑誼會越辦越好。
文末,附僑誼會六分會會員、華僑博物館志愿者陳大翼活動當天即興寫的一首贊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的詩一首:
動車穿江橋托起,
科技氣勢風卷云;
喜看萬里變短途,
華夏處處詩唱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