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知道很多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技藝,你有沒有體驗過其中的一種呢?12月27日,“尋根之旅”南通冬令營的小營員們就好好地體驗了一把呢!
Part1:編織中國結,體驗中華文明的韻味
中國結,作為中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既有美好的寓意又有巧妙的造型,集智慧與精致于一身,屬于高辨識度的中國文化符號。
藝術學院的陳老師來到了小營員中間,介紹了中國結的起源、寓意、結法。
小營員們興致勃勃聽著老師的講解,自己認真動手編織。






正當營員們想不起來怎么打結的時候,陳老師請來了藝術學院巧手小姐姐們,她們帶著小營員一同編織中國結。


曼妙的繩線緊密相連,正如炎黃子孫緊密團結、心連一處。對于我們來說,掛起中國結的地方就是家。
所謂“心中有千千結”,人的情感有多么豐富,“結”就有多少變幻。
托結寓意的小營員們,在中國結里編織進了什么情愫呢?
Part2:陶藝體驗,“泥巴”玩出藝術范兒
一大塊“泥土”,一小杯清水,一個磨盤,一雙手!
康老師一聲令下,開工!




咦?哈哈哈,抽水馬桶?!這是把中國傳統古老文化與西方近代文明結合起來了啊。



話不多說。上圖!快來看看小營員們兼具童心與藝術的作品吧。
你以為“泥巴”之旅到此結束了?藝術學院的老師還會將這些作品燒制出來,贈送給小營員們作紀念呢。在此,代表小營員們謝謝藝術學院師生們啦~
Part3:習書法,體驗漢字里中國人的氣質
想必大家都認同:字如其人。
還記得小時候,字兒寫的歪七扭八,老師的教誨“寫字要端端正正,做人要堂堂正正!庇谑羌倨诶飳χ痔R摹。
南通營里,陳老師的要求是不是也蠻嚴格的呢?
看這些小營員寫字時候的認真勁兒,是不是也跟我有一樣的經歷呢?
一筆有一筆的筆法,一劃有一劃的規矩。
壯麗山河八萬里 燦爛文化五千年
橫批:
Part4:扎染,迎接一次美好的降臨
一塊布,扎結,染色,洗凈……
你愿意花多久去迎接一次美好的降臨?

扎[zā ]染,是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今天的小營員用自己的努力和想象,締造了屬于他們的溫柔而動人的質樸,回答了張老師的提問!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扎染承載著歷史記憶,延續著文化血脈。希望這些華裔青少年們回國以后,能結合自己的體驗,在海外講好中國“扎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