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一陣“嗒嗒嗒嗒”的玻璃棒攪拌聲和討論聲打破了通大暑期本是安靜的校園,原來是2019年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江蘇夏令營南通營的營員們在開展科學與探索趣味小實驗。課堂上,華裔青少年們嘗試做“水中花園”實驗,享受科學的樂趣。


在南通市崇川學校保佳媛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帶好綠色的實驗手套,從箱子里取出實驗要用的布丁盒,在每個瓶子里加水,然后拿起玻璃棒攪拌,使瓶內的硅酸鈉溶質溶解。接著,保老師帶領大家認識了金屬鹽,并通過視頻的講解教大家學習添加硫酸鐵、氯化鈣和六水氯化鈣等試劑時的方法,同學們整齊地坐在下面,聽老師講解,學習氛圍濃厚。
隨后,同學們拿起鑷子或鑰匙將金屬鹽加入布丁瓶,在被華裔周俊雄問到為什么加入的東西會變大時,保老師老師向他解釋說:“加入的東西本是膠體,互相發生化學反應后,通過滲透壓作用吸水,從而變大。”此外,保老師還向大家分別展示了成功的作品和失敗的作品,并向大家分析了可能導致失敗的原因。練習過后,大家自己設計圖紙,在貼了“南通大學”字樣的布丁瓶里完成自己最后的作品,現場氣氛活躍。
實驗過后,同學們一起來到學校范曾藝術館。南通大學范曾藝術館是中國第一家范曾藝術館,收藏了著名畫家、書法家范曾先生為藝術館專門創作的精品佳作。工作人員向同學們介紹了范曾先生的生平事跡,并講解了范曾先生的作品內涵,同學們跟隨著工作人員,一邊欣賞一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