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總是不經意間在指縫中溜走,奈何指縫太寬,時光太瘦。2018就在忙忙碌碌中走過,回顧南通市僑聯這一年,你是否記得,“張謇故事”在聯合國激情宣講的瞬間;你是否記得,僑界為南通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的瞬間;你是否記得,南通僑界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合唱音樂會更俗劇院近千名觀眾同唱《歌唱祖國》的瞬間……太多難忘的瞬間,讓我們帶你走進——
1、為南通高質量發展貢獻僑智僑力
各級僑聯組織充分發揮僑界資金、技術、信息優勢,助推南通經濟社會發展。全年全市僑聯組織引進項目10余個,引進資金近10億美元,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50多名。



市僑聯牽線促成南通疊石橋國際家紡城與鄂爾多斯東勝經濟科教(輕紡工業)園區達成合作,召開全市僑商會工作推進會進一步凝聚僑資僑智僑力,與南通復客科技園在南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打造科技創新型產業生態圈。


在全市僑界開展“我為南通高質量發展獻一計”活動。南通僑聯官方微信公眾號推出的南通僑界“我為南通高質量發展獻一計”活動,一個星期內,該活動鏈接閱讀量就達10067,后臺留言人數達百余人,為南通高質量發展提出意見建議達100余條。


2、中國僑聯副主席隋軍來通調研僑聯工作
中國僑聯副主席隋軍一行來通,實地走訪參觀了李昌鈺刑偵科學博物館、南通華僑博物館、南通市崇川區學田街道僑聯分會、南通聯亞藥業有限公司,對我市的華僑文博事業、僑聯基層組織建設和服務新僑企業創新發展等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





3、中國僑界首次在海外以文化講堂的形式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傳遞中國好聲音
2018年8月15日—8月23日,“親情中華·文化講堂·張謇故事”在美國成功上演,南通市僑聯在中國僑界,第一個在海外以文化講堂的形式講中國故事,也是張謇故事首次登上世界舞臺。10天,宣講團輾轉洛杉磯、舊金山、紐約3個城市,走進聯合國,4場演出,2000多名海外華僑華人和海外友人觀看,用文化講堂的形式向海外僑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和江海文化。美國中文電視、僑報、世界日報、星島電臺、紐約郵報等數十家媒體競相報道,華人華僑紛紛表示想到南通來走一走、看一看,在海內外產生極大反響。




4、中國僑界首部《南通新僑口述史》、《南通老歸僑口述史》新書發布
歷時一年多,完成了全國僑界首部《南通新僑口述史》、《南通老歸僑口述史》的編撰工作,用口述歷史的記錄形式,追溯南通籍僑胞的留學、創業發展過程,見證新僑海外奮斗經歷,介紹新僑事業成就與社會貢獻,凸顯南通“新僑之鄉”的文化底蘊。2018年5月18日,由華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40萬字的《南通新僑口述史》和28萬字的《南通老歸僑口述史》舉行新書發布會,成為南通“新僑之鄉”的重要僑史志。兩部口述史入編《“親情中華R26;中國故事”叢書》和《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地方僑史文叢》,成為深刻反映南通籍新僑創業發展和老歸僑歸國歷史的重要見證。



5、激情滿懷歌頌改革開放
舉辦“歡歌新僑鄉·建功新時代”南通僑界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合唱音樂會。全市各縣(市)、區僑聯、市直僑聯組織、僑社團組成的10支演出隊近600人引吭高歌,用歌聲表達僑界對改革開放40周年的歌頌。節目微信現場直播,海內外近萬名僑界群眾和海外僑胞通過微信直播觀看了合唱音樂會,實現海內海外同步收看,在海內外產生良好反響。





6、啟動“兩張故事”,成為蘇陜合作新亮點
與陜西漢中僑聯開展緊密合作,啟動“兩張故事”(張謇、張騫)宣講,成為蘇陜合作新的亮點。2018年以來,兩地僑聯開展交流達30人次,重點在項目推介、人才引進、文化品牌打造、維僑為僑等方面互聯互通。



7、第三屆世界華僑華人攝影展巡展在通舉辦
成功舉辦“親情中華·走進南通——第三屆世界華僑華人攝影展巡展”,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華僑華人5000幅攝影作品中挑選的300幅精品參展,對促進攝影藝術發展、弘揚中華優秀文化、開展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8、增強法治觀念,依法維護僑益
開展僑法宣傳月“五項行動”;舉辦“僑界講堂”宣傳憲法;建立涉僑糾紛調解中心,聘請特約調解員,聯合市中院做好涉僑糾紛多元化解工作。





9、精準開展“走幫服”
赴啟東近海鎮開展“走幫服”,并召開近海鎮大圩村“走幫服”活動“雙訪”工作會議,召開深化“走幫服”重點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部署啟動會,聚焦大病醫治和精準治污問題。




10、落實從嚴治黨治會要求
以“兩個責任”落實為重點,突出問題導向,強化日常督查,推動我會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較好地完成了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工作。




